第十九章(第2/4页)

院内空无一人,凉风瑟瑟。狄公用锐利的眼睛扫视着整个王府前院,吩咐身边的所有人:“三人一组,将整个王府搜查一遍。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被囚之人!”

众人得令后,分散开来,速去搜查各个院落。元芳则陪同狄公绕着整个前院查看,以期发现可疑之处。琅琊王府是一座五进的院落,楼阁轩榭颇多,游廊暗室纵横,要彻底搜查干净,绝非易事。狄公来回踱步,惴惴不安。天渐渐迟暮,晚霞如血,琅琊王府的殿宇楼阁沐浴在夕阳的血盆大口里。

众人重新聚到狄公的身旁时,天已经像墨汁般全黑了,搜查一无所获。在后院的厅堂内,狄公踱步深思。上次元芳深夜探查琅琊王府时,看到的佩戴面具之人一定是李显。狄公断定,除了李显,这世间再无第二人可以让越王李贞称“主公”。

李显于嗣圣元年(684年)登基,继承大宝。他庸弱无能,政事皆由武太后操纵着。他刚愎自用,重用韦后的外戚,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将他擢升为侍中,裴炎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告诉了太后。太后对亲儿子的举动大为恼火。二月,继承皇帝位才不到两个月的李显就被武太后废为庐陵王,还被贬出京城。之后,他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

朝堂传言,就在李显被逐出京城,前往房州时,太后仍然在盛怒中,密令内卫在半路勒死李显,但被李显逃过此劫。后来,太后得知李显没死,还平安抵达了房州,两人毕竟母子连心,太后便饶恕了他,只是吩咐对他严加看管。李显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不知道哪一天母亲赐死的圣旨就会到达,终日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

废帝李显内心忧惧,多年来一直惶惶不安,忐忑度日。在南安王李颖被灭族之后,他觉得自己的死期快到了,便想舍命一搏。越王李贞也害怕太后登基称帝后大肆屠杀李氏族人。于是,同宗的叔侄俩在危难之下,只得联合起来自保。

起兵失败,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自尽,李显显然难以置身事外。如今,一条血巾子更是几乎坐实了他谋逆的罪行。在太后的眼中,这罪孽太深了,不能原谅。狄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找到他,想尽一切办法洗脱他的嫌疑。毕竟,要恢复李唐天下,狄公就不能再承担李显被诛的损失。

元芳进入后院的厅堂,对狄公轻轻地摇了摇头。还是一无所获。狄公心中焦虑,难道他要认输?他的脚步停在左边的墙壁旁,想起了越王李贞对他的临终嘱托,心中愤懑,生气地朝墙壁狠狠地捶了一下。一阵疼痛,想是骨头错位了,狄公下意识地收手。与此同时,狄公听到“砰”的一声,这面墙壁整个儿往右移动,露出了一道缝,刚好能容纳一人通过。里面黑漆漆的,并无光亮。

狄公连忙命令邓逸取来火把照明,要先行进去,被元芳拦住了。元芳擎着火把,拔出钢刀,侧身通过,狄公紧紧跟随,邓逸带人跟在狄公身后。

暗道很狭窄,众人俯身蜗行,向下走了五十多步,便可直腰行走了。狄公一行人七拐八转,到了一间四步大小的方形暗室里。墙壁上点有羊角灯,有一张小床,床上杂乱地铺着一些衣物。小床前有一方书桌,上面铺着一些纸张。

狄公看到一人穿着黄衫,长发披肩,手脚都戴着镣铐,镣铐上连着大铁链,铁链的另一端则系在墙上。囚犯坐在暗室中央,看到他们进来,他迅速站了起来。

狄公擎着火把近前,看到囚犯的面庞后,叫道:“殿下!”

囚犯正是李显!此刻的废帝李显看到狄公一行来救他,失声叫道:“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