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江湖 第十回 塔里的血案和灞桥上的械斗(第2/6页)

若萧秋水换作未获“八大高手”悉心相传之前,就算功力深厚,反应过人,亦未必能在不能还手、不想伤人的情形下避得过这一刀。

这一刀劈下,萧秋水脸一仰,双手闪电般一拍,挟住九环刀,右脚已躁往对方左前屈膝之脚背。

轮舞生风的三十六斤九环刀,硬生生陡被定住——这使齐昨飞意想不到:而且左子午步给蹬住。一时进退不得,在这瞬间,萧秋水至少可以攻杀自己十次以上。

可是萧秋水没有攻击。

他只是飘然飞到塔梁上。

齐昨飞厉声问:“为何留下我?!”

萧秋水在第二个纵身之前,留下了一句极端无奈但又令齐昨飞无法领悟的话:

“因为我根本不想杀你。”

离开了大雁塔,虽已寻回了少林真经,但萧秋水心头更是沉重。

——为什么濒死的人,都一口咬定我是凶手?

——是不是有人冒充我,狙杀皇甫高桥的部属?

——这样做,是什么居心?有什么用意?

——究竟是谁冒充我?

萧秋水不管一切,决定先到灞桥再说。

灞水汹汹,萧秋水心却沉沉。

他坐在销魂桥下,人却消魂。

街上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自己的亲属朋友、自己的梦想……

然而再几十年,再在桥下坐看的又是什么人?千百年后,是谁家年少坐此寻思?这些路过的行人,是不是换了又换,故事也是翻新又翻新吗?

萧秋水望着悠悠流水,如此端想着。

就在这时,几个人匆匆,走过桥上。

第一个人走过,萧秋水心神还没有回复过来,如生命的天空正一片空白,片思微情只是一只小鸟之影偶尔掠过而已。

紧接着第二个人走过,再度提醒了萧秋水的省觉——这人好熟。

这人也即在接蹬的人海里消失。但看三人的背影紧随又出现。

——对了!

是他们。

这三个人当然是萧秋水认识的人。

但既不是兄弟,更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

这三人竟可以说是处心积虑,要整治甚至杀死萧秋水的人,但也可以算是萧秋水的恩人。

这三个人便是朱大天王麾下“长江四条棍”中留存的三人:宇文栋、孟东林、常无奇。

这三个曾在漓江巧救跃落崖下的萧秋水——但却要折磨他,并擒他交予朱大天王,其中监视萧秋水的金北望却为一洞神魔左常生的弟子所杀,其他三人终被“剑王”屈寒山所擒,之后竟对权力帮臣服,在浣花剑派萧易人与蛇王在点苍山一役中,致使萧易人因这三人在现场而误信祖金殿为”烈火神君”,结果惨遭败亡之局;这三人虽说武功并不高,但所占的功劳,还令李沉舟也为之侧目。

但却今朱大天王震怒不绝。

朱大天王原遣部下之“双神君,五剑六掌,三英四棍”中的“六掌”(即六杀)出来,要在剑庐中当着少林方丈天正大师之面来收拾萧秋水,乃为报复金北望被杀之辱,亦显然是起自朱大天王对“长江四棍”的重视,如今“四棍”中其他三人公然背叛,且为权力帮立了他们原在天王部属时前所未有的大功,使得朱大天王无法下台,气得七孔生烟。

萧秋水见这长江三棍走过,微微一怔。

然而三人并未发觉在江畔沉思的少年就是萧秋水。

三人匆匆而行,十分闪缩,似正在走避什么强仇一般。

就在这时,这李白诗中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的消魂桥。蓦然变成了杀气腾腾的断魂桥。

忽然所有的行人,男的、女的、老的、幼的、健全的、残缺的、商人。农夫、妇女、工人,全部变成了刺客。

他们手里拿着各种兵器,例如一个妇女,一扬手,花篮打出,花篮边缘都是蓝汪汪的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