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战 第三章 孟候玉张罗天罗地网(第2/3页)

我是谁绷着脸:“可是我们却被锁在这里。”

沈太公叹道:“方振眉此刻不知怎么了?”

我是谁忽然脸上有了笑容道:“不过据我所知,这天下能给他背后一刀的人,恐怕还没生出来。”

“生出来了!”在长安城内的一个小村落的一个小角落里,几个又憨又老实的佃农,围在一团一团稻草堆里,一齐发出这样的欢呼。这几个农民,一个是老公公了,持着长长的烟杆,烟杆上红火一冒一冒,闪烁不已。一个是笃实厚直的青年人,还有一位青布衣裳的小妇人,大概就是老公公的媳妇吧,还有一位十二、三岁,梳髻小童,大概是那青年人的弟弟。那老人的第二个儿子吧!

他们围在这小栏里,紧张地望着,“生,生出来了。”一头母牛正在稻草堆上挣扎着,流了一些喜悦的血,一头小雏牛,正努力作出世的企想。

母牛生小牛,这对农人的家,应该是多大的喜悦啊;小牛长大后,能够帮忙多少次丰收啊。黄昏在蓝天末淡淡地成形,几道烟霭在远处。任何生命的诞生,都应该是喜悦的。

他们在茅屋外的茅棚,带者焦虑,怜惜而喜悦地看那头母牛,正痛苦而乐意地诞生下一代。

一个修长,一尘不染的、洒脱的白衣人,在乡野间踱着步。

终于停下来,停在摇曳的竹树旁,嘴角挂着一个不在意的、但亲切的笑容,看着茅棚里的诞生和茅棚外善良的人们。他的眼睛充满笑意、爱以及明俐。剑眉就像那远处的炊烟,直冲入云间,而不威胁到世间万物,只成为一抹风景。

他站在竹旁,仿佛他就是竹。

竹摇曳,风轻送,白衣翻飞。

如果拿孟候玉与之比拟,就像是一个外表的洒脱,一个本身就是洒脱。洒脱就像是他的名字。

不过他的名字当然不是叫做洒脱,他叫做方振眉。

方振眉看着这几个辛劳了一天的人们,为那小小生命的诞生而如此欣悦,他心里也充着幸福恬美。

多么淳朴的乡间!多么笃实的民风!

天地间都像是为这小生命的诞生而喜悦起来!

美丽的长安。

可惜美丽的事物,往往是不长久的;当长安最美丽的时候,往往有许多最不美丽的事情,骚扰了它。

就像现在:三个人刚好经过,仿佛被这小热闹所吸引,也伸过头来看看究竟。这三个大汉,背挂大刀,活像是山贼。其中一人看了一看,直着嗓子嚷道:“我道是什么热闹瞧儿,原来是那么一头臭母牛,也学人生孩子,哈哈哈哈……”

另一个嗓子更大:“几个乡巴佬,看什么,我看不如宰了这头母牛,给爷们路上吃吧。”

那乡下青年愤怒地看着那三人,道:“你们怎么这样说话——”活未说完,第一个说话的大汉一挥拳,青年还看不清对方用的是左拳还是右拳,便扑倒在地上!少妇惊叫一声,哭叫扶持着他。

那少年冲过去,老头巍巍颤颤地拉住,颤声道:“大爷……小儿少不更事……得罪你们几位……你们几位请高抬贵手……海涵……”

那打人的大汉狞笑道:“他回嘴,就该打。”

还有一个一直未作声的大汉忽然道:“它生得那么辛苦,让我砍了它的半个儿吧!”拔刀、挥刀、飞斫!

那少年一见此情此景,拼命自老爹手中挣脱出来,扑在母牛之前,哭嚷道:“不要杀我的老牛!”

那大汉刀半空止住,怒叱道:“滚开!我是宰它的小牛供大爷路上烤来吃。”

那少年用手扯着大汉的衣袂,哀声道:“不行,大叔,小牛死了,母牛会伤心的。”

那大汉狞笑道:“好吧,那么你代牛去死!”刀砍下,直劈少年手臂!

眼看这少年就要血染当场时,老爹,青年和少妇,都发出一声凄叫;而就在这儿,这把刀忽然在半空停住了,因为它已砍在某样事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