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半口气(第6/11页)

一直走到修水的位置,齐君元才意识到南唐可能真的出大事了,那么大的修水大营竟然已经拔营迁走了。这样看来前面设卡的那些驻军和官府衙役要么也是被调动了,要么就是被撤回州县参与守城了。如此大范围的官军行动,一般只有在很大的战事出现时才会发生。难道南唐是要发生什么战争了?

齐君元心中一下轻松了许多,如果真是这种状况,那么对他要做的事情是很有利的。首先是没了让他们举步维艰的盘查关卡,这就大幅度减小了行动的危险性。再有秘行组织在这种状况下肯定不敢再放肆,因为很有可能被别人当作敌国的奸细。而南唐的夜宴队也肯定没有那么多的力量分出来追捕他们,现在他们需要查找的是真正的敌国奸细。而刺杀齐王李景遂的难度应该也会降低,在这种状况下,那些平时最关心自身安全的皇室子孙们现在应该更关心自己的未来和社稷,所以防护方面必然是会有所减弱的。

即便出现了这么多对己有利的情况,但齐君元依旧是以最为谨慎的方式在行动。就算是秘行组织不敢轻举妄动了,就算夜宴队一时忙不过来,但是还有卜福,他带的六扇门里的人就是专做凶手、刺客这些事情的。如果在广信窥出了什么蛛丝马迹,发现自己这些人是往金陵而来,那么很有可能会猜到自己接下来的活儿是要对金陵李家皇室成员或朝堂重臣不利,势必会一路围追堵截。还有一处就是离恨谷。如果谷中没有改变原有指令,那么接下来所有有人没人的地方都可能成为齐君元的杀身之地。

过了修水之后,他们没有继续走官道,也没有走水路,而是走的佛径。其实范啸天没解释之前齐君元并不知道什么是佛径,而范啸天要不是替离恨谷描画、勘误谷生所用地图而走南闯北,他也不知道这一种佛径的。这是当时在南唐区域内一种独有的路线。

自东晋以后,江南佛寺众多,佛教教派也众多。许多僧人为了佛学能有所大成,于是形成了一种游历各种佛寺求学佛经的方式,古代管这叫“走寺学经”。这在佛家记事集《苦修法记》《多义宗祖师诸语》中都有记载。

有一些僧人在几年中走遍江南一带所有的佛寺,甚至还到过江南以外更多的寺庙,回来后便能一下子成为公认的得道高僧。这不但是拜求各种佛学极为不易,还因为走了那么多寺庙也是十分不易之事。因为当时的佛家游学属于苦修的一种,必须是一路走下来。而且没有盘缠、干粮,出了寺门所有应用都必须靠一路化缘和野外寻食。所以从一座寺庙到另一座寺庙之间的路径都必须是选择尽量短和尽量好走的,这样可以节省体力、避免艰难。而且这路径还要尽量在荒野和有人居的范围内交错,能化到缘便尽量化缘,化不到缘的时候要能找到野果、野菜,所以这又是一条所经环境非常复杂的路径。

后来人们发现在“走寺学经”中有些僧人虽然也到过每座寺庙,却并未真正留下来潜心求学佛经理义,最后只是凭度牒上的佛印来表明自己游学经历丰富,所以大家开始质疑这种形式。此时正好到了隋末,到处兵荒马乱。躲在寺中尚且难保,更不要说出去到处求学,所以“走寺学经”渐渐没了,到唐代初期这种形式便不复存在。不过这一条连接寺庙之间最适于僧人们行走的路径却是留下了,而且仍作为寺庙之间互通有无、僧客来往的路径。原因很简单,这路径真的适合他们这些出家之人,不要什么费用,不惹什么麻烦。

范啸天是在实地画描地图时无意间听一个老僧人说起这么一条路径,然后又借那老僧人的《佛事录》将路径走向抄录下来。今天他将这条佛径说出来后,齐君元立刻决定就从这条路径走。因为这路径既可以从人居范围打听到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又可以及时隐入野地山林逃避危险。而且一路还有清静佛寺和闹市之处作为掩护,这两种地方都是很难引起别人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