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四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3/5页)

身为东海战事首胜之将,岳银川在朝堂文臣们的眼中虽然算不得什么,但军中之人对这个名字却都很有印象,甫一见面,倒也不需要过多的介绍。到了黄昏时分,东青抱着两套黑衣软靴进来,又递给萧平旌和荀飞盏一人一个小弩,让他们缚在腕间调试。

岳银川从未见过这般兵器装置,好奇地靠近细瞧,越看越是感叹,“就这么个小弩,居然能连发六箭,实在是太精巧了!”

“它有个名字叫画不成,我从琅琊阁上带下来的,东青那儿还有两个呢,岳将军喜欢,就拿一个过去吧。”

岳银川急忙道谢,接过小弩把看一阵,不知想到了什么,眸中忧虑之色更浓,正想要开口,萧平旌又背转身去,对帐中诸人道:“潜入京城的计划,全军上下知道的人不超过十个,我和荀大统领今晚出发之后,你们的举动要一切如常。”

众将躬身抱拳,齐齐应诺了一声:“是!”

萧平旌稍稍回头,又看向岳银川,“前锋营交由岳将军直接指挥。其他几营的将军现在你也认得了,我吩咐过他们,限期满后,若我未归,务必随前锋营行事。你有东青和谭恒襄助,相信我不在的时候,也能够稳住城外的大局。”

因为事先全都单独商谈过,诸营将领对此指令皆无异议,反倒是岳银川自己没有立即应答,面上浮起忧沉之色,嗫嚅道:“王爷,末将以为……”

萧平旌抬手止住了他,语调虽平,但神情严肃,“岳将军,本王方才所言已经算是军令,并非在与你商议。”

岳银川以前哪曾被人暗示过自己不遵军令,立时涨红了脸,低头退步,躬身应道:“末将领命。……请王爷见谅。”

萧平旌颔首示意他起身,不再多言,又叫了东青过来吩咐安排其他事项。荀飞盏眼见岳银川闷闷地告退出帐,心头疑惑,急忙跟了出去,在大帐后叫停了他,问道:“我看得出来,将军应该不是会质疑军令的人,你刚才的意思……是反对潜入京城吗?”

岳银川轻轻摇头,“我不是反对潜入京城,我只是反对长林王亲自去。”

“为什么呢?平旌在琅琊阁学艺,头脑最好,身手最好,对宫内地势也很熟悉,他当然是个最合适的人选了!”

岳银川本想着不要多嘴,但到底年轻,心里有话也稳不住,左右看看无人,便压低了声音道:“问题并不在这里。请大统领想想看,萧元启已是叛国的罪人,陛下和两位御弟落在他手中,未必能活着救出来。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朝廷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如长林王这般能镇得住的人。一旦他也填进去了,朝堂宗室,谁还能有这样的分量?怕只怕到了那个时候,为了谁有大义名分这样的事就能闹个四分五裂各自为阵。皇族动荡必致内乱,而内乱……必伤国力和民生,对于百姓而言,这岂非一场劫难?”

荀飞盏从来没有想到这上头过,一时怔怔呆住。

“我的这些想法,王爷心里自然清楚,所以总不肯让我多说。可是话又说回来,他再清楚又能怎样呢?陛下明明还在,就想着将来要安稳朝堂了?就要为了一个未知的结果,优先保全自己,不去尝试一切可能的办法了吗?”岳银川长长叹了口气,语调无奈,“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我还是能感觉到,长林王爷不是这样的人。”

他都能有这样的感觉,荀飞盏当然更加知道自己这位老友的为人,心绪难免焦躁起来,回到帅帐后忍耐不住,终究还是拿着岳银川所言问了问萧平旌。

萧平旌已经换好了一身黑衣,点头应道:“没错,岳将军的忧虑我心里明白,他的这些念头也不是说没有道理……”

“那你还不顾反对,一定要自己去?万一真像岳银川担心的那样,玉石俱焚都填在里头,那大梁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