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3/5页)

一直站在阶前的荀白水这时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不管其间有什么缘由,微臣担心的是……东海使团也许还在路途之中,可这位墨淄侯,恐怕已经到了金陵。”

此言一出,梁帝与长林王同时吃了一惊,萧庭生忙问道:“荀大人这么说,可有什么依据?”

“回老王爷,昨夜全城突发四起命案,京兆尹府核查六个死者的身份时,发现他们虽然散居各处,却都跟宫中有关,两人是太医,一人是御医坊的稳婆,另外三个,七年前皆曾在淑妃娘娘的金华宫中当差……”说着,他转头看了肩下的荀飞盏一眼。

荀飞盏也踏前一步,抱拳道:“臣赶往京兆尹府殓房查看过,死者皆为喉间一道致命穿透伤,伤口细若一线,不仅说明剑势之快非同寻常,而且锋刃极薄,绝非一般的兵器,放眼天下,也只有……”

“非金非玉,非铁非铜,淬东海之水,结乌晶之剑……”萧平章喃喃接了一句,眯起眼眸,“墨淄侯来意不明却又杀气腾腾,恐怕无法以常理度之。以微臣所见,这不是京兆尹府能办的案子,还得请大统领担当,再让平旌从旁匡助才是。臣相信他们两个联手,即便是墨淄侯,想来也不能轻举妄动。”

萧歆犹豫了一下,看向萧庭生。

“平章说得是,就放手给飞盏和平旌,当作是桩江湖事,让他们随机应变好了。”萧庭生将语调放缓,试图纾解殿中有些凝重的气氛,“眼看就要开朝,国政繁忙,这哪里是陛下亲自操心的事呢?”

梁帝扫视殿下,见荀白水和飞盏皆无异议,便点了点头,“好,准长林世子所奏。你们几个都退下吧,请王兄留一留,朕跟你说说话。”

殿下众人忙肃身领命,叩拜退出。

萧庭生一直等到三人身影消失,这才转向萧歆,严肃地问道:“东海请求祭奠淑妃,墨淄侯就提前来了金陵城,其间必有玄机。那一年臣征战在外,连平章成亲都没能赶回来,京中之事不太清楚,请问陛下,莫非淑妃娘娘仙逝……真的有什么隐情不成?”

萧歆垂着眼帘怔怔坐了许久,方拍拍旁侧的座椅,示意萧庭生坐近一些,低声道:“不瞒王兄说,当年淑妃难产而亡,朕确实曾经怀疑过,也指派了宁王叔和内廷司大力详查……只不过……”

他话音未完,但意思已经很清楚。萧庭生皱眉想了想,道:“陛下亲旨详查必定十分周全,若是没有查出什么异常,想必只是淑妃娘娘福分未到吧?”

“话可以这么说,但这些年来,朕只要想起她,心里总还是留着一个疙瘩。”萧歆的嘴唇颤抖了一下,面色苍白,“这次她的亲兄长入京,说不定竟能够解得开一些陈年旧结呢?”

萧庭生的脸色顿时一沉,颊边肌肉绷紧了些,突然拱手道:“请陛下恩准,允老臣携平旌宿卫前殿,襄助禁军安防。”

萧歆轻轻笑了笑,按下拱在眼前的手,道:“王兄总是这么不放心朕,宫里还有飞盏呢。即便再退一步说,让平旌帮着值宿就行了。你可不许来,别以为你身子比朕好,总归也是早过了花甲的人了,不能太过劳累。”

老一辈的两兄弟在殿中探讨旧事,辞跸而出的三个人显然也都没有闲着。荀白水刚出殿门,就被正阳宫的人给请了过去,荀飞盏陪同萧平章,一路朝着南仪门方向走。

刚刚转入甬道,长林世子的脚步便慢了下来,转头瞧着身边这位禁军大统领,面上似笑非笑。

荀飞盏被他这样一看,不知怎么的脸就红了。

“你与平旌当街打了一架之后,应该还没碰过面吧?”萧平章抿着唇角,“这孩子是性急了些,多谢你代我长林府管教。”

他笑意晏晏,辞气温和,可话音内外都透着一股护短的味道,荀飞盏又不笨,当然不会真当人家是在谢谢自己,低了头道:“那日我说的话太重,也并不是真的那样想……平旌卫护家人,出手固然激愤,却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