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婕妤春怨(第2/5页)

主意已定,张文放匆匆收拾了一下行囊,悄悄地离开了这座名为筹笔馆的小院。只见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挂在树上的华灯多姿多彩,令人目不睱接。他本是喜欢热闹之人,闷了这许多时日,此番出来,大感心怀舒畅,一时间竟忘了自己还是被公主缉拿的人犯。

不知不觉,就随着人流来到了大慈恩寺前,只见此处扎起一座“大鳌山”,上面花灯璀璨,有莲花灯、金鱼灯、仙鹤灯、龙虎灯、百果灯、元宝灯……更有各色焰火,彩光四溅,花雨缤纷,看得张文放目眩神迷。

正看得入神,忽觉有人伸手按在他的肩头。张文放扭头一看,吓得三魂走了两魂,这女子眉粗眼大,正是太平公主的亲信阿榕。

曲江池的北面,太平公主新建了一处恢宏壮丽的佛殿,供奉着一尊十丈高的金身巨佛。太平公主缓步走了进来,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张文放,却没有说话。转头注视了一下佛前的海灯,说道:“这佛前的灯也太寒碜了,明个儿换成八十八斤油、三斤灯草的,在佛前做善事,莫要吝啬。”

张文放心中懊悔不已,公主的人难道一直在监视那个地方吗?不然为什么一出门就被公主的人擒住?此番大概是有死无生了。但事到如此,也不能不辩,于是说道:“文放私逃,挟带一些金银酒器用作盘缠,确有此事,但公主宽宏慷慨,也不会在意这些吧?”

公主对着张文放的脸仔细端详,看得他心中发毛,随后冷冷地说道:“你串通玉扇门的人偷了我的檀木宝匣,是什么时候和她们勾结上的?”

张文放大惊:“什么檀木宝匣?我可从未见过啊!”

太平公主大怒,吩咐阿榕:“取庙里的大锅来,将他扔进锅里,用沸水烹死!”

张文放急忙说道:“公主听我一言,那檀木宝匣的确不是我盗走的,就算是将我处死,也要先让我说清楚,前朝名臣王方庆曾言:‘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如今罚不当罪,既让我蒙受冤屈,又放过了公主身边的坏人,实在是死不瞑目啊!”

太平公主听了,心中似乎有所触动。她看着那油缸中巨大的灯焰跳动,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这厢,武崇福听说张文放被擒,心下惴惴不安,生怕太平公主细细审讯,获知他当时私盗宝匣的勾当。后来却听阿榕转述,张文放已被公主在盛怒之下,扔进大锅中烹成了熟肉,这才微微放心。

然而,隔了几天,公主却在夤夜之中,大呼有鬼。一时间,众人纷纷惊起,武崇福火速去玄都观请来老道士张悟真,这人最擅长扶乩捉鬼,画符请箓。

大伙儿布置下三牲五鼎、高香黄纸,这张老道登坛作法,只见几缕阴风卷起,供桌下响起凄惨的哭声,老道一敲法钟,喝道:“你是何方冤鬼,敢冒犯公主府宅?”

只听这声音模糊不清地说道:“我受人冤枉,我根本没有偷盗公主的檀木宝匣,是别人栽赃陷害……”武崇福听得清楚,正是张文放的声音。

老道士手执桃木乩笔,在沙盘上划来划去,过了一会儿,张老道取来一大盘朱砂,朗声说道:“冤鬼已申诉神明,三声铜锣响后,陷害他的人,印堂上将会出现一个朱砂印记!”话音未落,跟来的小道士就取过铜锣,连敲了三下。

武崇福听得心惊肉跳,三声铜锣一响,他下意识地就用衣襟在额头擦拭,太平公主忽然喝道:“武崇福,你把宝匣中的红玉珊瑚藏到哪里去了?”

武崇福惊愕之下,慌忙说道:“根本就没有什么红玉珊瑚,我确实没见到啊!”

只听太平公主冷冷地说道:“你既然没有盗走檀木宝匣,怎么知道里面并无红玉珊瑚?”

“这个、这个……”豆大的汗珠从武崇福胖胖的脸上流了下来,虽然现在夜晚的寒风依旧料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