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伍黔南秘闻(第3/6页)

贺兰晶道:“这自然是高祖皇帝演的一出戏了。蛆虫之类,肯定是事先藏了腐肉后生出来的,到时候放在怀忠身上。”

计婆婆说:“一点不错,那太宗皇帝听说后,也没让人仔细勘查,于是这怀忠就逃出了宫去。”

“那他为什么又来到曹王府中?”贺兰晶又发问道。

计婆婆说:“他自幼进宫,对世事半点不知,有一次竟将一件皇家宝物在西市货卖,被人缉拿,判了个长流黔南。到了此地后,和本地人风俗言语不通,于是就依着曹王过活。”

贺兰晶突然想起计婆婆前面的话:“那献陵中所葬并非高祖皇帝的消息,从何得来?”

计婆婆说:“那老瞎子怀忠说,他在宫中有一个同乡伙伴,两人关系甚好,当时同在高祖身边供事。怀忠虽然出宫,还经常惦记着高祖的情况。不时借宫中宿卫互通讯息。在他口中,怀忠听得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计婆婆讲到此处,神色显得十分郑重,手中也不再剥那些果皮了,她说:“高祖去世之前,经常查看一个锁钥紧固的小匣子,匣子里有一个小药丸似的东西,他不时拿来查看,反复吩咐宫女和宦官,在他临终前,一定喂他吃下这枚药丸。”

李煊说:“这也奇了,看样子这药丸是救命仙丹了。为何不早早服下治病,临死时再吃,做什么?难道真有起死回生之效?”

计婆婆说:“是啊,但据说这药丸的外皮似乎是极致密的胶质,里面沉甸甸的,似乎包着金芯,入腹根本就难以消化,这根本就不像是药丸!”

贺兰晶眼睛一亮:“这难道是高祖皇帝临终时留下的一道密旨?”

“啊!”李煊惊呼起来,“你是说这药丸里面封着一道高祖皇帝的临终密旨?”

贺兰晶和计婆婆一起点头,不约而同地说:“大有可能。”

贺兰晶说:“你想这等密封的胶丸,里面如果再铸以金芯,经过几百年也不会腐坏,高祖皇帝被李世民幽禁,气恼难平,虽然在宫殿中留下了很多激愤之语,但料知他驾崩之后,李二安有不毁去之理?而他临终之际,吞下了藏有密旨的此丸。那李世民心肠虽毒,但也不至于到毁父尸身、剖腹取丸的地步。‘自古无不亡之国、不盗之墓’。一旦帝陵彰露,就是这件秘密大白于天下之时。虽然高祖皇帝无法料定是何年何代,但毕竟能让千秋后世的人知晓此事。”

大家听了,均觉有理,不禁暗自感叹高祖皇帝也是位心机深不可测的大枭雄。

“然而,这一切又如何能瞒过一直盯着父皇行动的李世民。”计婆婆接着讲道,“那怀忠老瞎子又讲,据当年宫里的小太监说,高祖驾崩于端午节的黄昏时分,李世民却下令秘而不宣,只火速派侍卫守住垂拱前殿,几个侍卫和宫女宦官们忙了一夜,清晨时十几个力士抬出一个极为沉重的铁棺,装上大车,覆上白布,不知运往何处去了。”

李煊听了,越想越觉得恐怖,他似乎是自言自语一般地轻声说:“难道李世民竟然将父亲遗体装在这具铁棺中偷运到别的地方去了?”

贺兰晶说:“此事大有可能,李世民怕高祖皇帝吞下的药丸里有什么对他不利的遗诏,但又不敢毁伤生父尸身,所以他想出这个办法,将父亲遗体悄悄葬在另外一个隐秘所在。如此一来,世人就永远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秘密了。”

李煊问道:“那大殓之时,有众多群臣、后妃们举哀,那时高祖皇帝的尸身难道是假的?”

贺兰晶说道:“想必就是找一个和高祖皇帝年纪、身形、容貌相似的人,害死之后做了替身。当时天气是暑气正盛时,李世民肯定借此为由速速成殓。高祖皇帝已幽居几十年,随身服侍的就那么几个人,此时肯定也被李世民调走甚至处死,哪有人辨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