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古代孤女(第2/4页)

孙嬷嬷本是要随着易瑕一起来,后被秋姨娘劝着说乳母年纪又大了,她的儿女也要接她回去奉养。

这几年,将军府的旧人也只有青络一个傻丫头了。

萧函看着那豆腐汤,陷入思考。

穿越来后她就给自己把过脉,这体弱不只是三年守孝留下的病根,还在饮食中不知不觉被人下了药。份量不多,只会让人慢慢虚弱,还看不出什么异样来,除非是萧函这种几世积累下来精于医道的人。

更让人奇怪的是,原身守孝三年,这药却是半年前开始下的。

下药的人是谁,又是什么目的。

萧函略想了想,她身上最引人觊觎无非两个,一是易家的家财。

可别小看了这份家财,易家祖父是开国功勋,四处征战时就积累了不少财富家底,易父又常年打战,收获的战利品数不胜数,易家虽男丁尽数凋亡,但因为皇帝对功臣遗孤的照顾,也没有依着所谓的律法绝户女最多只能得家产两成,而是尽数归于易瑕,连皇帝都特意施恩,旁人也不敢觊觎。

三代勋贵的积累,如今就落到易瑕一人身上,哪怕没有亲眼见过,萧函也能猜得出来绝对丰厚无疑。易瑕寄居舅家,这一大笔家财自然是在郑府。

二是当今圣上的亲旨赐婚。

在从青络口中得知,这门婚事看起来太好了,甚至好得太过了。

大梁帝传三代,战乱已平,就是对大梁边境有威胁的北燕也在三年前那一战被打得狠了需要休养生息,与大梁定下和约,为此大梁还嫁了位皇族公主过去。

如今正处于大梁皇室坐稳了江山逐渐开始走向盛世的时代。

当朝梁安帝赵瀚年岁四十二,仍是年富力强,自他继位以来,开拓疆土,风调雨顺,为君者自然也是意气风发,但膝下的皇子却不如人意。

先皇后因外戚专权被废,连累她膝下所抚养的大皇子二皇子也被皇帝厌弃,早早打发去了封地,三皇子四皇子是普通宫人妃嫔所出,表现平庸,在朝野中没什么名声,其他皇子都尚年幼,没什么存在感,唯有五皇子出身最高,文武出众,最得圣宠,还隐隐有被立为太子之势。

朝内外都看得出来的一个信号就是,五皇子赵承玮至今未被封王。

一般封王也就会划分将来属地,当今皇帝对哪怕是不怎么喜欢的成年皇子也封了郡王,对五皇子却迟迟没有下旨意。

对五皇子赵承玮一系的人来说是好事,但对于易瑕,却是祸不是福,相当于架在火上烤,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取而代之。

三年已过,仍记得易家忠烈的人不知还有多少,当初赐婚时世人还会觉得皇帝厚待功臣遗孤,但现在只怕更多觉得一个孤女配不上未来的太子,甚至未来皇帝。

宫里的贵妃娘娘还有五皇子又会怎么想呢。

别怪萧函抱以最恶意的揣测,她才刚穿过来,为了自身处境安全也不得不将所有情况往最坏的想。

也幸好易瑕这三年专心守孝,不然外面的明枪暗箭足以要了她的性命,也拖不到现在。

萧函边想着,边慢悠悠地喝汤,肚子还是要填饱的,这世界没有灵气,但修习真气内力还是可以的,到时候再化解就是了。在周围诡谲难测的情形下,她还是不要表现什么异状来比较好。

但同时,萧函也没拦着青络为她出气去厨房闹,到了晚上,就有人到萧函所居的寒枝院来了。

是郑府的姨娘秋氏。

舅舅郑同只是一五品京官,原配早逝,一直未续弦,由贵妾秋姨娘管家。从这几日得知的信息,这位秋姨娘也是颇为受宠,掌管着内宅大权,下人对她也是称呼一声秋夫人。

因着她把持着郑府后宅,郑同膝下只有两个女儿,长女还是原配所出,前两年就嫁人了,不过是个寒门秀才,小女儿郑姝就是秋姨娘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