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气宇轩昂动芳心(第4/17页)

他看了一阵,双眼一亮,原来在一块高约文许的石后,转出一个人来。

但见此人一身劲装疾服,背插利刃,面上并无遮蔽。

孙王麟一眼就看出了此人身份不高,同时也看出他并非一般的江湖人物,而是某一种邪恶门派的手下。

只见他迅快的在周围巡视一匝,然后轻登巧纵上了一块巨宕,在缝隙间躲下,向下面了望。

孙王麟心中感到好笑,付退:“此人虽然居高临下,足以看见崖下一大片山域,视界甚是广阔。但以我看来,他的主子一定不是要他向下面了望,而是要他向我这边监视。假如有人潜了上来,必难逃过他的耳目。”

这个想法是因为这人现在才出来,假如这儿乃是他们的根据地,则防守方面,决计不会如此疏忽的。

以孙玉麟的猜想,敌人在洞内或别处必有可以了望崖下的地点,现下这个人被派出来,只是看守着这一面的空间而已。

这当然是大胆的假设,目下已无暇慢慢求证了。他从草中滑出来,提气轻身,一下子就掠过这三四丈阔的空旷地面,到了岩边。

目下岩顶之八,已没有法子可以看见他了。孙玉麟唯一须要提防的,只是底下的敌人而已。

他探头向两块石后一看,果然不出所料,石后有一个洞口,高达六尺。

外间这块石头,宛如屏障一般,使人无从得见这个洞门。

洞内寂然无声,孙玉麟判断这个石洞里面地方一定不小,所以毫不迟疑,闪身奔了过去。

洞门内是一条五六尺宽的通道,七八步后,便是一个转角。因此,外面固然不能望见洞内情景,但洞内之八,亦无法瞧见外面。

他在转角处屏息而立,因为此时里面传出了人声。

那是一个人在发号施令,只听那人道:“询问正东方这一路可有发现,如无所见,改向南边搜索。又命南方这一路往东移,形成堵截之势。然后叫中央一路,向他们那边按去。”

一个响亮的嗓子叫道:“是!”

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孙玉麟一面游目察看洞顶,一面分析这些号令的意义。

他想道:“照这种情形看来,他们发号施令,大概是用旗语传达,再不就是利用镜子反射阳光,闪动之时,订有暗号。这个发分之人,正是早先那个高瘦的家伙。此人不但颇有计谋,武功更是高明不过。早先我那三口飞刀,两口奏功,独独对付他的一口落空。哼!此人如若不除,必定是比许公强更大的祸患。”

这话并非凭空捏造,因为第一点,他的组织可以容纳萧春山这等下五门人物,亦即是现下已知道的峨嵋高手陈静江,可见得他的组织中;藏垢纳污,最是可怕不过。

其次,他可能勾结一些武林正派高手,为他所用,最终目的,自是不外从任何入手中,夺得“丹凤针”。

要知目下武林主要家派,在李天祥主持之下,结合为一股非常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一则用以沫除许公强,二则也是为了“天罡二宝”。在这等情势之下,除非有人能纠集许多高手,形成另一股力量,方能觊觎“天罡二宝”。

这个高瘦的蒙面人,居然做到了这一点,孙玉麟念及此,焉得不惊心动魄!

忽听那人又道:堡内可有消息?孙玉&返回天罡堡了没有?”正在此时,外面步声察察,有人从洞口走来。

这时孙玉麟正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洞外那人,很快走到洞口,低低说了一声“人之初”。

这句话必是他们的暗号,以便洞内之人晓得是自己人,不致发生误会。

果然那人随即大步走入洞内,一身劲装,手按佩刀,步伐矫健有力。

此时洞内的狭窄通道,已失去了孙玉麟的影子。他业已跃起身子贴在洞顶的凹处,动也不动。

一这是他老早就看准了的唯一可以匿藏的地方,虽然不是很安全,但已是没有法子中的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