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刑警异闻录 第三章 害群之马疯狂作案 多行不义必当自毙(第4/7页)

说完,她把债券和字条摊在我们面前。

经核对,这三张债券,与第三印染厂保险箱内被盗的债券号码相同。显然,第三化工厂供销科徐建纯属子虚乌有。作案人又露头了,更重要的是,百密一疏,兑付人留下的这张字条,可能就是犯罪分子的致命伤。

我仔细打量着这张字条,字迹系兰色圆珠笔书写在银行取款单的背面,运笔流畅,具有较高的书写水平,书写者的年龄应在三十岁左右。在显微镜下观察,“科”字有一处难得一见的特殊笔顺,把“禾”部的横笔和“斗”部的横笔连在一起。我要求技术人员将此字条打乱制成照片,并把负责查证重点嫌疑线索的邵骥、施云天找来,交给他们一份照片,详细讲解了字迹特征和这一特殊笔顺的情况,以便他们在线索查证时注意发现有类似写法的嫌疑人。

这年的七月下旬,是夏季最火热的时期,一场风暴过后,吹散了难耐的暑气,但时不时的一阵阵短暂风雨,常淋得人们手足无措。这段时日,侦查人员的心情象外面的天气一样,时而燥热,时而清凉,因发现了线索而兴奋,因查证排除而沮丧。虽然大家的岗位不同,但心绪的起伏都如出一辙。

七月三十日,这是个极其普通的日子。然而,对我们的侦查工作来说,却是决定性的一天。

这些天来,三区一市(临江市)范围内以派出所为单位的排查工作即将结束。下一步该怎么办?我们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若要另辟范围,必须要有依据。若要在已排查过一遍的范围内继续重复,必须要弄清疏漏的症结所在,从而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指挥部成员人人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我的内心也很犹豫和彷徨。

这天上午,指挥部成员在会议室开会,总结前阶段排查工作,检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疏漏,重点是讨论决定第二阶段的侦查方案。

陆元祥、刘洪波、方新等参加了这次会议,指挥部负责收集情况的黄新新担任记录。我一面倾听着他们的讨论发言,一面在紧张的进行思考。下一步工作的任何一项决定都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否则,不仅会劳而无功,还会劳民伤财,影响士气。因为排查的面太大,运用的警力太多,久战不胜,会动摇参战人员的信心,陷入以往几轮侦查的怪圈。

陆元祥老局长经验丰富,目光犀利,思想务实;刘洪波分局长作风明快,通晓社情,行事果断;方新队长沉稳细腻,处事谨慎,留有余地。我相信这种互补结合,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切合实际的最佳方案,正如人们在遇到困难时期盼的那种“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十时十分,指挥部的电话响了,黄新新去接电话。一会儿,他跑到我的身边,说有我的电话。我拿起听筒,里面传来施云天激动而有些结巴的声音:“袁大,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情况,你赶快过来看一看!”我放下电话,向其他人打招呼:“你们继续,我有个情况需要出去一下。”

陆老局长听后不甚满意:“你走了这个会还开吗?下午我也有事,恐怕不能过来。”

听了他的话,我只有返回座位。老局长长期担任我的领导,其人品、事业心,为工作心无二用的境界,一直使我肃然起敬。我不便违拂他的心意,坐下来继续参加会议。但我却是定不下心来,头脑里一直响着施云天激动而有些结巴的声音。什么事会使他们有如此反应?他们是老侦查员了,一般情况不会如此激动,也不会在外面打电话要我过去,一定是有了重要的发现。我想了起来,今天早晨上班时,当时担任市局刑警大队情报队队长的邵骥告诉过我,说是天成港电厂保卫科有一个可疑线索需要查证。难道是这条线索出现了重要情况?想到这里,我觉得不能不去,于是站起身说道:“陆局长,天成港方向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情况,我答应他们去看看的。你能不能和我一起过去研究一下?”刘洪波分局长大概掂出了我再三要离开会场的份量,打圆场地说:“老局长,我们一起去看看,叫方新也去。不去不放心,弄清楚了再回来开会。”这样,我叫上了市局文检技术人员陈锦升,分乘两辆汽车,急急向天成港派出所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