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钩 第二章 一身是胆(第6/8页)

——人活着见人,人死了也要收尸。

县太爷只有问杨铮要人。

老郑的新婚妻子和小虎子七十六岁的老娘,听到这消息都急得晕了过去。

他们的人到哪里去了?怎么会突然失踪?

没有人知道。

04

黄昏。

杨铮又疲倦又焦躁又饿又渴,心里更难受得要命。

他已将近有一天半水米未沾,也没有合过眼,每个人都逼着要他回去睡一觉,连县太爷都说:“着急有什么用?急死了也没有用的,如果你要查明这件事,就不能倒下去。你若倒了下去,谁来负这件事的责任?”

所以杨铮只有回去。

他虽然是单身一个人,却没有住在衙门后面的班房里,因为他初到这地方的时候,就在城郊租了一房一厅两间小屋子。

房东姓于,年老无子,只有个独身女儿莲姑,就住在杨铮那两间小屋前的院子里,于老头对待他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莲姑每天早上都会送四个水煮的荷包蛋和一大碗干面来给他做早点,再把他的脏衣服带回去洗。衣服如果破了,纽扣如果少了一颗,送回来时一定也已经补得好好的。

莲姑并不漂亮,但健康温柔诚实。杨铮一天没有回去,她就会急得躲到洗衣服的小溪边去偷偷流泪。

如果杨铮没有和他从小就喜欢的吕素文偶然重逢,现在很可能已做了于家的女婿。也就不会发生以后那些让人又惊奇又害怕又感动的事了。

造化弄人,阴错阳差。

改变了一个人一生命运的重大事件,往往都是在偶然间发生的。

在杨铮回家的小路上有个小面铺,附带着卖一点卤菜和酒,菜卤得很入味,打卤面都做得很合杨铮胃口。店东张老头也是杨铮的朋友,没事总会陪他喝两杯。

他已经非常非常疲倦了,但还是想先到那里去吃碗面,再切点豆腐干大肠猪耳朵下酒。

漫天夕阳多彩而绚丽,一个穿灰色衣褂敲小铜锣的卖卜瞎子,拄着根竹杖,从这条小路尽头处的一个树林子里走出来。锣声“当当”地响,随着暮风飘扬四散,虽然并不悦耳,在黄昏时听来也宛如音乐。

杨铮让开了路,站在道旁让他先走过去。

瞎子的脸上木无表情,人生的悲欢离合对他说来都只不过像是一场春梦。

铜锣轻轻地敲着,一声快,一声慢,他慢慢地走到崎岖的小路上,一脚深,一脚浅。走过杨铮面前时,杨铮的心忽然一跳,就好像忽然被一根看不见的尖针刺了一下。

他是个反应极快极敏感的人,但是也只有在面临生死危机时才会有这种感觉。

这个瞎子对他并没有恶意,而且已经从他面前走了过去。

他怎么会有这种感觉的?

杨铮忽然想起以前有个跟他极亲近的人曾经告诉过他。

——一个杀人无算的武林高手,平常时也会带着种无形无影的杀气,就好像一柄曾经伤人无算的宝剑一样。

难道这个瞎子也是位身怀绝技、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瞎子已经走远,杨铮也没有再去想这件事。

他已经非常非常疲倦,什么都不愿多想了,只想先去喝杯酒,好让晚上能睡得着。

穿过树林,就是张老头的小面铺。

杨铮来的时候,铺子里已经有两个客人在吃面,吃的也是杨铮平时最爱吃的打卤面,也切了一点豆腐干猪耳朵在喝酒。

这个人头上戴着顶宽边竹笠,戴得很低,不但盖住了眉毛挡住了眼睛,连一张脸都隐藏在竹笠的阴影里,杨铮只能看到他的一只手。

他的手掌很宽,手指却很长,长而瘦,指甲剪得很短,手洗得很干净。

杨铮看得出,像这么样一双手无论什么都一定拿得非常稳,无论什么人想要从这双手上抢过一样东西来,都非常不容易。

他喝酒喝得很少,吃也吃得很少,而且吃得特别慢,每一筷子夹下去都非常小心,就好像生怕夹到个苍蝇吃下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