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东京梦华 第四折 多情却似总无情(下)(第5/5页)

碧绿的池水映着岸上艳红的枫树、深红的槲树以及铁红的灵感塔。树林的尽头,夕阳火一般静静燃烧。观音奴这破颜一笑,明丽之至,令一天一地深深浅浅的红都失却颜色。

卫清樱等人远远望着,不明端的,只知观音奴与没藏空执手相看,继而露出这般耀眼的笑容。秦裳瞥了沈皓岩一眼,见他面无表情,倒是那夏国蛮女,像一个被人夺走心爱之物的小孩,流露出强烈的妒恨和失落。她的反应虽稚拙,内里潜藏的情感,秦裳却深有体会,并感同身受。

注:①本卷故事关于东京的城建、风俗等多参考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如“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限于篇幅,没有一一标注。

②檛(音zhuā):杖。从宋代绘画看,禁军配置的檛属短兵器,也充仪仗。【檛的简化字是“木过”,不过我试了几种输入法都只能打出繁体的檛字。】

③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宣政盛时,宫中以河阳花蜡烛无香为恨,遂用龙涎、沉脑屑灌蜡烛,列两行,数百枝,焰明而香滃,钧天之所无也。”

④赵永春《金宋关系史》:“‘骨卢你移赉勃极烈’,即‘国论移赉勃极烈’。金初实行勃极烈制度,中央设有多种勃极烈,当时宗翰所担任的‘国论移赉勃极烈’即为其中之一,主要管理外交事务,兼议政官和军事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