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金东箭 第五折 迷局(第4/8页)

嘉树猛地醒过来,额上全是冷汗,一颗心跳得像要从腔子里蹦出来。借助梦泽香和在观音奴灵魂深处烙下的“上邪之印”,他可以随意窥视观音奴的梦境,却从来不曾像今日这般,连自家魂魄都失了控制,悠悠忽忽地从自己的梦飘进她的梦。两个梦叠在一起,却没被她接纳,最后那种魂魄失落的滋味,他决不想再尝第二次。

拭着额上的汗,嘉树烦躁地提高声音:“千丹。”

千丹在廊下应了一声,推门进来,听到主人吩咐:“我想见到观音奴,带她来见我吧。”千丹不由得目瞪口呆,多少年了,竟又听到主人用这样任性的带点儿孩子气的口吻说话。不过他的要求太为难人了,千丹的额上也开始冒汗。

嘉树见千丹呆呆的样子,叹了口气:“我是说,想法子让观音奴来夏国见我。”千丹还有点反应不过来,他只得进一步明示:“观音奴若知道萧铁骊去了居延城,以她的性子,怎么会安心待在家里?”

宋国靖康元年(1126年)四月。

初夏午后,令人困倦思睡。观音奴坐在书案边看现在坊间最流行令曲的印本,翻到会唱的地方还跟着哼两句。她看了一会儿眼皮就开始打架,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睡着了,乱纷纷地做了许多梦。

观音奴睡了大半个时辰,醒来后怔怔地想:“好奇怪的梦啊。我梦见去年和皓岩订婚时的事儿啦,可怎么会有个小男孩从夜来如歌亭的梁上掉下来呢?我拼命想接住他,他却像人参娃娃一样,沾到土就不见了。”那是个容颜秀澈、眼睛冰蓝的男孩儿,观音奴琢磨一会儿,恍然道:“这活脱脱就是嘉树法师小时候的模样呀。”

观音奴不由得想起嘉树法师听到自己的汉名后,说了几句押韵的话儿:“春莺轻啭,夜来如歌;芙蕖半放,夜来香澈;秋水清绝,夜来生凉;初雪娟净,夜来煮酿。”后来到了皓岩家,在夜来如歌亭的一幅画上竟也见到了这几句话。她吁了一口气,惊叹地道:“远在辽国,却能知道宋国的事儿,嘉树法师真是神通广大啊。不过我会梦见小时侯的法师,也真够奇怪的。”

窗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熹照探出头来:“阿姐,今天礼部放榜了。”本朝省试一般在正月下旬举行,因金军包围东京,直到今年二月才撤走,省试便延宕到了三月,放榜的时间也相应延迟。

观音奴扑到窗边,一迭声地嚷道:“怎样?怎样?你通过省试啦?什么时候殿试啊?”

熹照见她这样激动,微笑道:“嗯,通过了。往年殿试都在三月,今年定在什么时候就不晓得了。”

观音奴双手捏住熹照的面颊,向两边拉了拉,得意地宣布:“熹照是我们家的小才子。”她忽然惆怅起来,“可这样一来,你就要离开家了。”怀疑地瞅着他,“你才十八岁啊,你会不会做官哦?”

熹照看着观音奴,只是微笑,心想:“洒脱来去、不受羁绊的生涯,我这辈子都无缘了,惟愿阿姐永如今日之纯,心中所想,都能实现。”

自嘉祐二年(1057年)起,只要殿试答卷中不出现“杂犯”,例如犯先帝、时皇的名讳,举进士及第便没什么问题了,这就是“殿试不黜落”。故熹照通过省试,崔逸道极为高兴,虽没有大张旗鼓地庆祝,亦邀了京中亲友宴饮。这样的场面,年轻人不免拘束,好容易挨到席散,沈皓岩向崔熹照递了个眼色,观音奴则拉了卫清樱的手,四人踏着月色往旧曹门街的北山子茶坊而去。北山子茶坊不比寻常的分茶店,廊庑掩映,兼有园林之美,号称仙洞、仙桥,京中仕女夜游最爱到此处吃茶。

卫清樱是北山子的常客,衣履精洁的店小二一见她便笑嘻嘻地迎上来请安:“九姑娘好,多日没见了,您喜欢的敲冰榭正空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