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卷 第 一 章 无名小子(第2/6页)

他抓了抓后脑勺,接着道:“去把李子也叫来。”

李子的全名叫李子木,但韩小铮喜欢把后面的半截省了。因为他感到这样太麻烦。

以后的两天,枯水镇的人很少看到韩小铮的身影了,这两天他带着刘大鱼、李子木两人忙忙碌碌,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没有韩小铮的捣乱,难得清闲,谁也不去注意他们在于什么。

很快韩小铮了解到了不少情况,他知道要娶阿芸为媳妇的是花石城内的左家,左家是远近闻名的世家,有人说花石城内说话最有分量的不是知府,而是左老爷娶阿芸的正是左老爷子的大儿子左之涯。

探明这一点时刘大鱼与李子木都牙疼似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韩小铮却嘿嘿冷笑道:,‘好啊,仗势压力,以强逼亲!我韩小铮路见不平,岂能袖手旁观?”

其实,左家在人们心中口碑不错,而这一次迎娶阿芸也完全是明媒正娶。

惟一一点不太正常的就是阿芸的父亲只是一个走家串户的木匠,凭左家的势力怎么会找一个木匠的女儿做儿媳?

但这也不是不可解释,首先阿芸那超凡脱俗的美貌就可以使左家抛开门户之见。

几乎整个枯水镇的人都在为阿芸找了这么一户人家而高兴,只有韩小铮闷闷不乐,他深深地皱着眉头,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这与他稚气的模样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反差,让人看了不禁想笑。

在阿芸出嫁的那天,一大早阿芸家便忙碌开了,他们必须在对方的人来迎亲之前做好准备,许多街坊邻居来了,有的来帮点忙,有的则干脆看热闹。

以由这种场面一定少不了韩小铮,但这一次却是不见了他的身影。

赵半成是个人胖子,所以骑着马这么一溜小跑便把他累得呼滋呼滋喘不匀气了,一张肥脸直冒油光。

正在这时,斜刺里一条岔道上过来了三个人,个子都不大,待走近了,才知道是韩小铮、刘大鱼、李子木三个毛小孩。

赵半成赶紧偏了偏身,想装作没看见便这么混过去,他见到韩小铮那张似笑非笑的脸蛋就叫头痛,心就发慌。

就在他要拐过一个弯时却听得身后有人叫:“赵叔!请留步!”

是韩小铮的声音1赵半成心中暗叫一声苦:“惨1还是没避过,不知这小子这次又要玩什么花招。”

他当然可以一抖缰绳,装作没听见就这么过去,但他不敢。惹恼了韩小铮,往后他应付不了对方那么多层出不穷的鬼点子。

赵半成定了定神,调转马首:“喂阿铮呀?你有事韩小铮郑重地点了点头,道:“请赵叔借一步说话。”

赵半成在心中暗骂:“好你个小子,我年龄有你们三个人毛小子加起来这么大了,却还让我过去!”

心里这么想,可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他艰难地从马背上滚了下来,笑道:“阿铮,有话你就说吧,我…

…还得赶路!”

韩小铮似乎很惊讶地瞪了他一眼:“赶路?你这是去哪儿?”

赵半成道:“去花石城。”

韩小铮恍然道:“嗅,去左家对吧?记起来了记起来了,你与左家是远房亲戚对吧?”

“说远也不是太远,左老爷于是我二嫂的姑母的外侄,今日是他儿子大喜之日,我也去凑个热闹。”

韩小铮一脸敬色:“赵叔真是个热心人,想必赵四婶子的病定是好了,赵叔才能放心出门。”

赵半成吃了一惊,瞪着眼道:“此……此话怎讲?”

韩小铮向前走了几步,道:“昨天中午我去替我娘抓药时,听到赵四婶子刘药铺的白先生说让他今晚再去替她诊诊脉;。…”

“白先生?”

“不错,就是泰康药铺中那位爱穿白袍的先生,赵四婶子还夸白先生把脉把得准呢,每次把脉之后,她都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