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十七章 帝道绝学(第4/5页)

“此话当真?”项羽几乎跳了起来,问道。

“已经查验多次,的确如此。”两军士答道。

项羽毫无表情地摆了摆手,让两军士退下,一双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紧紧地盯在刘邦的脸上,半天没有说话。

帐内一时寂然无声,就连刘邦也蓦然紧张起来。虽然他心里十分清楚人头的真假,可是手心仍然捏了一把冷汗。

“我自从认识卫三公子以来,就一直在想,在这个世上,还有谁能杀得了他?我甚至认为,要卫三公子的命,也许比登天还难,除非是发生奇迹,但是让我不敢相信的是,沛公居然做到了,这不得不让我刮目相看。”项羽的话里有一种激动与亢奋,话一出口,刘邦这才松了一口大气,因为连他也不知道何以才能辨明真假。

直到这时,项羽才完全相信了刘邦的忠诚。因为卫三公子的人头已经可以说明一切,无论谁再狠,他也不可能将自己的人头献出来,除非别人动手取他的脑袋。项羽坚信这一点!

但他绝对没有料到,卫三公子绝对比他想象中更狠,正因为他想不到,所以他才会落入卫三公子与刘邦的算计之中。

“不过沛公,我还是有些奇怪,我们对卫三公子的了解,甚至精细到了他的牙齿,却始终没有办法置他于死地,而你又是怎么做到的?”项羽提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刘邦今日鸿门之行,取信于项羽只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他还有一个计划,正是算准了项羽必有此问。只要项羽提出这个问题,那么他的这个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他做事情,从来都是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而这一次代价付出的竟是卫三公子的人头,他要换得的又是怎样的利益呢?

刘邦笑了笑道:“本公非常同意大将军的看法:在这个世上,的确没有人可以杀得了卫三公子,本公也不能。如果说还有一个人可以做到,那就只能是他自己,因为这只能取决于他的心态。”

项羽摇了摇头道:“我还是不太明白。”

刘邦环顾四周,只见帐内众人无不将目光投射在自己身上,似乎都想知道下文,不由得微微一笑道:“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卫三公子临死的那一刻,他还一直把本公当作他的朋友!”

项羽沉吟半晌,似有所悟道:“原来如此。”

他终于明白,何以流云斋屡次刺杀卫三公子都无功而返,而刘邦却能一击致命,这道理其实并不复杂,这就犹如一个杀狗的屠夫,当屠夫提着刀子,满脸杀气去面对一条狗时,这条狗就会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根本不会给屠夫下手的机会,但是有经验的屠夫却不会这样,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刀子藏在身后,手里却拿着一块肉,当这条狗认为没有危险的时候,其实便是它死到临头的时候。

以说,只有来自自己身后的一刀,才往往是最致命的一击,有的时候,一个朋友远比十个敌人更可怕!

但是项羽的心中,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面对卫三公子这样的绝世高手,就算是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要想偷袭得手依旧不是一件易事,那么真正施以这最后一击的人,不仅要有收发由心的内力,闪电一般的速度,还要有十分精密的准确性与非常冷静的头脑,这个人会是刘邦吗?如果不是,会是谁?

项羽很想知道这个人会不会就是刘邦自己,其实早在刘邦投靠楚国之时,项羽就一直在观察着刘邦的一言一行。在他的眼中,刘邦无论是智慧还是武功,都是一流的人才,只是过于贪恋女色与钱财,显然不是一个胸有大志之人。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力保刘邦为沛公的身分统率十万大军,与他共同完成此次西进关中的重任。但事实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邦竟然能以如此弱于他的兵力抢先进入关中,这不由得不让项羽怀疑起自己的眼光来。而一旦杀掉卫三公子的人真是刘邦,那么刘邦的武功也绝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一般。这样一来,这个刘邦就实在是太可怕了,已经对他构成不可小视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