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卷 第 八 章 凌家之主(第3/5页)

“恨火赤蛤”缓缓地退出,众人依然停留在刚才那恐怖的场面里。

“想不到这东西还真的这样恨火,怕火。”殷无悔自语道。

“那当然,因为火是他的克星嘛。”休远道。

“好吧,现在它大概不会再来,众位师太休息一下吧,待雨停了还要赶路呢。”凌海道。

“明天我们到市镇去买十几匹马,这样就能提早赶回峨嵋了。”殷无悔提议道。

“那就由殷施主作决定吧。”恒静师大道。

“这些问题,就由我安排好了,找祖家的朋友联系一下便没问题了。”凌海拍拍腰际祖金威送给他的一块令牌道。

峨嵋山下,这几天似乎气氛很干烈,似乎让人有一种压抑得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天气闷热是一部分原因,没有风也是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来了一批本身带着很沉重压力的人。

这是一批很平凡的人,和普通的百姓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两样,打扮也和峨嵋山下的百姓一样,可是住在峨嵋市集里的人,绝对可以肯定,这些人不是他们的乡邻,而是外来人。从他们的说话口音,从他们走路的姿式,从他们喝酒的动作,从他们花银子的手法,这些人绝不是峨嵋山的人。

最近几天,陆陆续续地有这些人赶到这里,有时候三个一起来,有时候五人一起走,甚至还有些人是背着柴禾走进城的,更有的是商人打扮。这些人的身份各不相同,这些人的打扮也各异,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便是一双锐利如鹰的眼睛。有的人身上背着剑,有的人腰上挂着刀,有的人却是赤手空拳,还有的人更不知道他是否带有兵器。虽然是如此,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便是气势、压力。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势和压力,并不比这个酷热的天气所散发出来的压力小,那是一个小孩叫出来的。当这个小孩被他娘牵着走过这些人之后,那小孩便道:“娘,娘,这些人好可怕呀,他们身上好热,我在他旁边都被烤出了一身汗,他们还没事…“小孩家少管大人们的事,等你将来长大了就明白了。”那位母亲慈祥地道。

这几天的黄昏时,城里的场面会变得很热闹,因为这里江湖卖艺之人逐渐变得多了,耍场子的,练把式的,卖狗皮膏药的,那些人到了太阳光线柔和之后便出来,敲起锣,高声地叫喊起来。

这些把式的表演也的确很精彩,每一种武艺表演得虽不是很花巧,但却很有气势。

在峨嵋山下住的人们,会武的人很多,甚至连三岁的小孩都会耍两招,可是能达到这练把式的人程度还不多。所以有些人看得很痴迷,也很乐意观看。像这样卖艺之人平常不多,因为谁都知道,没有真功夫很难在峨嵋山下拉开场子。而真正拉开了场子,便定会挣到钱。

峨嵋山,高万仞,山林青秀,山峦险竣,而且盛产金丝木,寺庙、庵阁多不胜数,是一些乡间百姓朝佛的好去处,也同样是一些雅士一泄胸意之处,还是一些药农寻奇探灵的好地方。所以峨嵋山城比较繁华。

小摊小店、油饼饭摊、茶馆酒楼,当然为了对山中佛仙的敬仰,还没有人在峨嵋山城中开妓院,不过有人的地方便离不开赌。而近几天来的一些人中有些竟是一些豪赌之人。

卧云庵中,峨嵋派的所有弟子并不是很轻松,因为她们知道似有一件大事将要来临,那是因为这几天经常有夜行人在卧云庵附近出现。这里是掌门恒慧师太修行之地,也是峨嵋重地,岂能容闲人骚扰?可是恒慧师太似乎没有很大反应,只是静静地修行,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因此峨嵋弟子并不轻松。

从“天下名山”一路上到“万佛顶”的各处寺庙中的佛门同道都接到了“恒慧师太”的传书,也都是提高了警觉。当然他们也发现了城中的异样,每天下山购菜,都可以看得到,感觉到那似有形无形的沉闷压力,就像是一场正在酝酿的风暴,他们还听到了一些怪人的怪事,那是数十年来,峨嵋山下从来都未有过的气氛,所以不仅是山城里的人有些紧张,那些寺庙中的弟子也有些紧张,但主持并没有任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