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卷 第 九 章 奇门怪毒(第2/4页)

“武学重在精神而非招式,大自然中无论是何种形状的物体,它都有一种精神境界的存在。如高山它以雄健、高大这种精神力存在,它在静中蕴藏巨大无匹的能量。海它以壮阔、深远为精神力,在表面狂动中产生巨大能量,而却在内底蕴藏着无限的生命.日月、星辰看似深远永恒不变,其实它每天所走过的轨迹却是天地间运行的至理,它们的精神力便是恒定不改的轨迹。既然武学是一种艺术,艺术就需要投入,刚才所讲的只是大自然的精神,而要想做好武学这种艺术,只有将自然的艺术结合在自己生命的艺术之中,即把自己的精神和自然的精神相结合,那么任何招式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抑或是不需要招式,你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符合天地之至理的,那么你的武学便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也即是佛家所说的‘梵天合一’,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凌海毫不谦虚地道。

“什么叫‘梵天合一’?”厉啸天疑问道.“‘梵天合一’即无天、无我.我即是天,天亦即是我,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天地之间,在精神上是没有个体与整体的存在,只有一件东西,那便是精神,亦即是我的精神.当两种精神完全结合后,便再无分别,也就是无破绽,是最完美的.当达到这种境界时,所有的招式便不叫招,叫艺术,完美的艺术,毫无破绽的艺术.”凌海解说道.孙平儿和厉啸天都听得非常入神,包括厉啸天身后的八名高手。

“那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厉啸天问道.“那必须在心境绝对平静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如少林,之所以能屹立于世近千年不败,就是因为他们一生苦修,练的便是心智、坐枯禅、教佛理等等,无非是想让人的心达到静如止水的境界,也便很易达到‘梵天合一’之境界,因此少林能根据大自然的各种生命创出七十二大绝技.心中无杀、无生、无死、无情、无恨、无嗔,便是至杀、必杀.如道教以抛开七情六欲为修道之根本.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神完完全全地献给天地。一丝杂念便是一处破绽,一缕杂念便是九死一生,只有没有杂念,方能清楚大自然的这种能量的存在.”凌海不断地解说,竟将十人全部引入到了一种很玄秘的境界,都在作着最幽深的思索.“那是不是高手想达到这种境界便必须先绝情!”这次是孙平儿向凌海问道.厉啸天和八名高手也惊疑地望着凌海.凌海心头一震,沉声道:“非也,非也.断绝七情六欲,只不过是一种苦行的方法而已,那是一个初级阶段的练习.真正的高手,他能非常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天地之间的正气并非绝情绝义,而是有情、有义,至情、至义。绝情绝义只是小成境界,大成之时便是至情、至义,聚天地之正气中的真爱.天地之气本就是一片爱之力量形成的,如:地对生命之爱,表现于树木、花草;海洋、大河对生命之爱,表现于各种水生物的生存;天对生命之爱表现在以阳光为各种生命带来光和热。所以说天地之间是一个充满爱意的世界,而人类的世界之所以残酷,即是因为我们的江湖练武之人只是不入流的人,在心中积存了邪恶之念,也便使世界变得很混乱和充满仇恨。若每人真正都达到大成之境界,那这个世界将充满无限的爱,那才是最完美的世界。”凌海无限向往地道。

孙平儿、厉啸天及八大高手也是一片向往之神色.丝竹之声突然停止,歌姬也悄悄地退去,大船也恢复了一片宁静。

凌海静静地享受着这天地之间的宁静,心中无风无波.自然中的一切也便成了凌海的一切,那江涛击岸,那水浪摧船,那满天繁星,那一轮明月,映在凌海那深邃的眸子里,便化成如江水般的爱意,从手中缓缓深入孙平儿的心底.孙平儿温柔地靠在凌海的怀里,对厉啸天及八大高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应。因为她的心情异常地平静,才深深地体味到了大自然发自内在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