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 二 章 金刚之躯(第3/5页)

阮星霸肯定是顺着索梯下到崖底,半夜三更到崖底于什么,这愈发激起了柳天赐和白素娟的好奇心,背起白素娟,柳天赐道:“姐姐你抱紧我,闭上眼睛。”

说完纵身往下一跳,白素娟只感到耳边风声呼吁,腾云驾雾,身子往下急坠,柳天赐在索梯上点了点,便落到崖底。

崖底是鄱阳湖的一角,沿着湖边小径,柳天赐见到一条小溪。

再回望九龙山,如倒悬的长剑直插云霄,秋月高悬,疏星闪闪,心中惊悸犹在,真不敢相信自己是从上面飞下来的。

四周都是巍巍青峰,直耸入云,不见有路可通山外,小溪宽不过数丈,在山谷中像条青蛇,缓缓而行。

溪边怪石横卧,杂花生树,溪面上烟霭弥漫,山风飘荡,古怪的是,时已仲秋,夜冷风寒,山外已见寒意,霜深露重,而这山谷中,仍是春光无限,溪水触手尚温,一边草绿花红,青松含黛,绿柏盈盈,草丛间,虫飞蛙鸣,清波里,游鱼戏水,谁会想到这崖底之下,有这么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两人踏着月光顺流而下,去找寻阮星霸。

正走前,忽听前面有人朗声念道:

“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白素娟一怔,这是南宋词人柳三变的《雨霖霖》,词调幽伤,听声音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不远处,岸旁的一株古柳,泊着一叶扁舟。

舟旁,一块偌大的青石,探入溪水中,青石上,凝身端坐一人,只见他身披蓑衣,头戴竹笠,双手扶着一根青竹钓竿,正在垂丝夜钓,好悠闲的人。

因那人背对两人,所以,两人只能望见他的背影,看不见他的面容,但他的声音,白素娟特别耳熟,一时想不起来。

正想间,忽听那钓鱼人说道:“你来了么?怎地还不快来见我,藏藏躲躲干什么?”

柳天赐和白素娟心中大惊,探头往四周看了看,除两人外,并未见其他人影,心道:这钓鱼人内功太高,看见了我们不成,可他说你,而不是你们。

白素娟却想:天赐练成胎息功,不可能被人察觉,他也许察觉了我的声息,才说话的。

不知是该现身,还是不动,正犹豫间,忽听远处隐隐传来一阵“咝咝”的声响,似乎有人正朝溪边走来。

“咝咝”之声响过,便见一道肥胖身影从山石后飘忽而出,两人定睛一看,顿时吓了一跳,险些脱口叫出来。

月影下,来人正是刚才跳崖不见的阮星霸!

阮星霸走到钓鱼人身后,一躬身拜道:“九龙帮阮星霸拜见郭大人。”

“郭大人?!”白素娟身子一颤,一个念头闪现在自己的脑海,说话的人就是从山西逃到九江的郭震东,这声音她印象太深了,就是烧成灰,她也认得,只是当时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白素娟的猜想没错,钓鱼人就是郭震东,郭震东自元宵节被柳天赐大败后,带着巴颜图和红发上人仓皇逃到蒙古大都。

成吉思汗将他训斥了一顿,让他下江南,到九龙帮,因为成吉思汗得知上官雄要在鄱阳湖的鸟岛召开武林大会,派郭震东到江南,将中原武林人物一网打尽,为此成吉思汗还调了百门火炮,十艘战船。

为了不打草惊蛇,郭震东此次行动极为隐秘,一到九龙帮,就住在这一秘处,这九龙山的后崖四面都是险峰绝壁,只有一条水下通道可达外界,故无人知道这个秘密所在,便是九龙帮的人,除了阮星霸一人以外,也无人能进入这里。

明日就是八月中秋节,郭震东马上就要采取行动,瓦解中原武林,今夜,他在溪边垂钓,便是专等阮星霸前来告之筹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