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神农试药(第6/25页)

那王金丰听到这话,心中的气愤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对丁老爷子的度量及见识油然而生钦佩之意。只是钦佩之心一起,惭愧之情便随之而来。想起自己居然仗着是知府大人的内亲,又练了几年把式,就到人家私宅里绑人,行为有如土匪,便红着脸不住点头作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傅翔和阿茹娜见这两人脸上血迹犹在,却已化干戈为玉帛,不禁对那铁铉甚是佩服。傅翔心想:“朝廷有铁大人这样的好官,实是天下百姓之福。”阿茹娜则想:“但愿天下各族确能如铁大人所言,大家和睦相处,不再争战。”那南阳府的祁知府却暗道:“这铁铉从山东来到河南,在我的辖地上管事,大剌剌地便如处理他的家务事一般,实在可恶。不过他三两下便把火爆的小舅子摆平服气,倒也有些本事。”

铁铉见此事的结果是两相欢喜,心情更佳,便对傅翔道:“还没请教小哥的大名。”傅翔道:“小可方福祥,这一位是乌茹女大夫。”他指着阿茹娜介绍,接着道:“铁大人处理这场族群械斗,举重若轻,争执两造无不心悦诚服,在下好生钦佩。”

铁铉连忙拱手道:“原来是方兄弟,多谢适才出手相护。铁某虽姓铁,头壳颜面可不是铁打的,若非兄弟你接住那两颗飞石,铁某早就头破血流了。”

王金丰听到这对话,方才消退的怒气又回到胸中,暗道:“好啊,原来这小子不是铁大人的随从,你凭什么插手管咱们的事?接了俺的飞蝗石还打伤俺,小子你横啊!”但他马上想到,傅翔反手掷回的飞石疾如流星,准如神箭,自己闪避都来不及就已被打伤,便泄气了。他用力哼了一声,喃喃自语道:“看在已经和丁老头和解的分上,你这小子得罪俺,俺就大人大量不计较了。”

铁铉对祁奂拱手道:“祁太守,铁某便借贵府纸笔,写一封奏请褒扬的文书,立时便请刘侍卫他锦衣卫的同仁派快马急送京师。”那刘侍卫应诺了。

傅翔道:“原来刘侍卫您是锦衣卫?”刘侍卫道:“小的原在京师锦衣卫当差,这回侍候铁大人到山东任新职。方才那个姓沙的回回说,他的亲哥哥沙九龄在锦衣卫当官,此话确实没有错,沙九龄是章逸章指挥新组成的锦衣卫成员。”

傅翔一听到章逸两字,忍不住问道:“章逸章指挥?他是在下旧识,不知他新组了什么锦衣卫?”那刘侍卫道:“这事问我可问对了人。章指挥奉钦命召募了几位新锦衣卫,除了沙九龄原是龙腾镖局的镖头外,于安江是我原先的上司,另外一个姓朱的原是丐帮的红孩儿,还有一个叫郑芫的女锦衣卫,在南京唤作锺灵女侠。他们个个武功高强,在京师做了几桩大快人心的事,很得好评呢。”

傅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暗道:“芫儿做了锦衣卫?这是怎么一回事?”

铁铉便要和知府祁奂去府衙写奏章,他再次向傅翔和阿茹娜道谢:“两位与铁某萍水相逢,蒙方小哥出手相护,这分情义铁某铭感于心。异日有缘再见,铁某必当泉涌以报。”

他说这话一方面是感激之语,一方面也流露出铁铉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充满了信心,隐约道出来日再见时,自己必已发达,有能耐好好报答今日之情;所谓“杯水之恩,泉涌以报”的意思。然而铁铉和傅翔此时都万万想不到,他们这一见如故、互有好感的两个好汉子,后来再见面时却完全不是铁铉所想的样子。

南阳卧龙岗是东汉末诸葛亮躬耕读书的旧地,魏晋时在草庐处建了祠堂,纪念这位预见三分天下,辅助昭烈帝两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延佑四年,元仁宗命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合议,将这古祠命名为“武侯祠”。

天色渐晚,游人渐去,武侯祠外林木森森,后院便见草庐,庐边不远处有棵古柏,高达十数丈,相传是诸葛孔明手植。祠内外有自汉代以来的文人所留下的诗文碑刻,其中南宋岳飞于绍兴戊午秋夜宿此祠所书的〈出师表〉尤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