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3/4页)

庾瓒抬头看看天色,道:“这都过了晌午了,还没回来,你说的可是实话?”

“是实话,老爷每次出门谈生意,一走都是大半天,这家里上上下下的都知道。”

庾瓒见管家态度不卑不亢倒不似说谎,想了想,却出人意料地微笑起来。“那好,我本来来拜访他是有件案子要请他指点,不是与他为难。既然他不在,我们先走吧。”

韩襄还有些不知所措,直到庾瓒朝他使劲瞪了瞪眼睛,方才回过神来,急忙招呼众人一溜烟地往门口走去。

“大人,咱们这是唱的哪出啊?”韩襄等康家的大门在背后关上,当即忍不住发问。

庾瓒只一笑,得意扬扬地道:“看样子真是没回来,不像是逃了。弄两个穿便装的哨,前后门都看起来,老胡儿回来莫惊动他,立刻来报我。”

韩襄点点头。“哦,大人您是要守株待兔?”

庾瓒拍拍鼓鼓囊囊的衣袖,笑道:“弄好了,这赃物还不只这一件呢。”

“可府里刚才都搜了,没有啊。”

“饭桶!这么宝贝又犯禁的东西,谁会藏在家里?”庾瓒笑而摇头,“只要抓到老胡儿,还怕他不说吗?真是苍天有眼啊!一桩大案就这么撞在了我手里,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说着又踌躇满志地扫了眼面前的手下。

“大家都好好干,我要是升了上去,你们都有好处。”

“全仗大人提拔。”众人也都跟着踌躇满志起来。

庾瓒离开康昆仑宅邸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城东与一位老朋友会面。这位老朋友的私宅位于兰陵坊一片毫不引人注目的民居之中,四周全是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的房舍,若不是朋友特意挂在门前的一束干艾叶,庾瓒几乎就要错过那座青砖黑瓦的简朴院落了。院落的主人孙十三向来对隐蔽与私密相当重视,于是庾瓒此番也掩人耳目地换上了便装,还将乘坐的马车留在几条街以外,自己徒步前来,叩响了孙十三的大门。

“当了个六品的芝麻官,你个死胖子就穷得瑟起来了!你说说看,要不是有事,你都多久没登我的门了?”

孙十三一听庾瓒的来意便忍不住嘟囔起来,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者,孙十三却有着同龄人难以企及的充沛活力,他身材比外号“瘦猴”的韩襄还要瘦小,顶着一头白发,正手脚利落地在摆了满墙满地的金银器之间翻找着。

而庾瓒对这位当了几乎一辈子少府监掌冶署令的老人显然充满了敬意,更不用说他还是内廷文思院首席工匠,专门替皇帝打造金银器皿,虽然只有正八品上的小小品级,却是个令那些气焰喧天的宦官也不敢轻易得罪的人物。

庾瓒赔着笑说:“不来是不来,来了不就有一件功劳送给你?”

“屁功劳,老子靠手艺伺候皇上,我又不干你那抓人审人的买卖!你说长安要是太平了,你是不是得急疯了?”

孙十三随手将桌案上胡乱堆放着的许多尚未完工或者已经十分陈旧的器皿推开,掌冶署与文思院都有各自的作坊,这间私宅却是孙十三闲暇时锤炼手艺的地方。

庾瓒忙笑道:“太平了不好,总出大事也不好,就是这种好查干系又大的好!你给皇上做了多少东西,不也没见着皇上一面,这回弄好了,咱们一块儿面圣。”

“皇帝有什么好看,只要他觉着我做的这些个东西好用,按时发我俸禄就够了!”孙十三知足常乐地一笑,“倒是你小子,平白无故地要贡品清单做什么?”

“查着个线索,搞不好是个私卖贡品的大案!”

孙十三听了庾瓒的话只露出不屑的冷笑。“私卖贡品又不新鲜,皇上时常会把那些东西赏赐下去,到了外头是被偷了还是被不肖子拿去换钱,不都是常有的事儿嘛!”

“这回不一样,”庾瓒摇摇头,“是康国来的稀罕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