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道崩坏(第2/3页)

“父亲,孩儿去了……”他发出这样一声无人能听清的呢喃,脑袋终于无力的垂下,再也不会醒来。

……

拓跋元武,再次走到了队伍的前方,他的身旁站在四位星殒。

他们分别是南破听、完颜左应、铜驱象、突骨吕。

曾经,拓跋元武说过,圣子是天神的代言人,对其信仰坚定之人,在其光辉之下,可得永生。

蛮族中大多数人对其多少有些怀疑,但那一日群龙无首的蛮军回到永宁关后,不出数日,这几位他们曾亲眼看着死在他们面前的星殒,活生生的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于是他们收起了自己心底仅有的疑惑,对于那些圣子的崇拜更是狂热起来,以至于西岭关一战,诸人悍不畏死,只求能得圣子垂怜。

“西岭一破,人族再无与我们抗衡资本。届时取下长安,坏了天人运数,我主便可再次降临人间。”走在队伍前方的拓跋元武嘴角勾起一抹阴森的笑意。

这样的笑容,在那时同样浮现在他身旁四人的脸上。

“人族、蛮族、妖族。这些卑微的爬虫,忘本的豺狼,是时候让他们付出代价了。”铜驱象瞟了一眼身后那些一脸狂热的蛮军如此说道。

而为首的五人脸上的笑意,在此刻变得愈发诡异。

他们领着大军开始向着西岭关挺进。

这座护佑了人族数千载的关隘,如今已是空无一人,他的城门敞开,周围躺着密密的尸首,关上的某些地方还燃着烈火,一副破败之境。

但笑容满面的拓跋元武却忽的停下了脚步。

他脸上的笑意在那一刻忽的收敛。

身后的大军也随即停下,一脸疑惑的望向那关隘的方向。

那时他们看清,在黑暗中的城门处,有一道身影,缓缓而来。

那是一位老者,毛发皆白,形容邋遢无比。甚至周身的衣衫上还有些酒渍,可他目光却是那般的平静,平静得就像是方才从千年万年的沉睡中醒过来一般,他手的大戟亦是那把寒光闪烁,即使在这般漆黑的夜里,相隔百丈,诸人亦能感觉到自那戟刃之上传来的寒意。

终于,来到了拓跋元武的身前十丈处,他停了下来,手中的大戟一落,稳稳的插入地上。那一下用力极大,以至于那些蛮卒都能感觉到似乎大地也在那时抖了一抖。

“阁下便是武王浮三千吧?在下拓跋元武,久仰!”拓跋元武拱手说道,脸上的笑容和煦。

但那老者却并没有半点与他交谈的意思。

他自顾自的环顾四周,目光冷冽。

他扫过那满地伏尸,那是追随他多年的将士。

他将他们此刻的模样都记在了心里,他想着若是能有来世,定当一一谢罪。

他的目光流转,最后停在了不远处,那致死依然握着手中长刀的身影之上。

那把刀,他认得。

那是他十八岁那年,他送给他的东西。

他依稀记得,当时那个少年,紧紧拽着那把刀,满脸红光的告诉他,他要做和他一样的英雄,用这把刀护佑西凉百姓。

他做到了。

老者这般想到,他波澜不惊的眸子中终于有了某些事物开始涌动。

他在那时抬起头,望向星空。

他对着那颗名为紫薇的星辰,说道。

“夏侯昊玉,你说,为救社稷,死伤难免,我信你,于是手染百万鲜血,为你出生入死,打下这大好河山。”

“你又说,蛮乃大患,西凉是中原门户。我亦信你,于是领着大军,远离长安,为你镇守西凉近百载。”

“可你又说,万世基业,破而方能后立。我不信你,亦不敢信你。可你为帝王,我为臣子。与我有知遇之恩,我不得不报。于是这不忠不仁的骂名,我为你担了数十载。将这曾经弟兄们舍生忘死为你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今天,如你所愿,远云被破,我一兵不发,永宁失守,我亦作壁上观,甚至我儿死于乱刃之下,我依然自饮自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