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空谷传声 伊人仍不见荒山露迹 奸党有阴谋(第2/11页)

这一番禅机对答,其实乃是卓一航为玉罗刹之事而请教晦明禅师。他把“爱河”比如“弱水”,“弱水”有物即沉,问晦明禅师如何可以飞渡?晦明禅师劝他不必先问浮沉,弱水本就无有。卓一航又怕自己虽然尽力而为,但若仍不为玉罗刹所谅,或到玉罗刹能谅解时,岁月已虚度了,却又如何?因此一问,乃有“唐三藏取经”的比喻。

卓一航拜别下山,想道:是啊,只要我矢志不渝,此心终有为练姐姐谅解之日。也许她这番做作,就是故意的对我考验折磨。陡然又想起了那传说中的优昙仙花,心道:“我拚着再受十年雨雪风霜,也要采到此花,让练姐姐明白我的爱念。”

自此,卓一航在大草原上漫游,走遍天山南北,不觉又匆匆过了三个寒暑。但那传说中的仙花,却始终无法寻觅。

一日,卓一航深入天山以北,被一座白雪皑皑的山峰所吸引。这座山峰好像一头骆驼,头东尾西,披着满身白色的绒毛。卓一航走至山下,忽见山坡上有一间石屋,天山脚下,有牧民本不出奇,但在积雪覆盖的山坡,却有人离群独居,却是怪事。好奇心起,遂攀登上去。

这几年来卓一航受了许多磨练,非但武功大进,而且远比以前刻苦耐劳,攀登高山,亦如履平地。不一刻便攀上了山腰,石屋前面,正有着几个人在高声说话。

卓一航隐在岩石后面向外望去,只见两个喇嘛,一老一少,正在大声呼喝。对方却是一个哈萨克族打扮的山民,带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那小孩子好似瘦皮猴一般,但两只眼睛,却生得又圆又大,奕奕有神。

那年老的喇嘛喝道:“辛老五,你应该交的雪莲既没有,犀角又不够,这是怎么说的?叫俺如何向王爷交代?”那年长的哈萨克山民哀求道:“今年仅找到几朵雪莲,都配了药卖给收药材的商人了,犀角也只有一根,大师父你多担待。”

那年老的喇嘛名叫天德上人,乃是西藏天龙派的长老之一,他受哈萨克族的酋长聘为护法师,那年轻的喇嘛是他的徒弟。啥萨克族是草原上一个游牧民族,族人都有向酋长缴交贡物的义务,是牧民就要缴纳牛羊,是山民猎户就要缴纳药材和野味。哈萨克族人十九都是在草原上畜牧牛羊,山民猎户亦有百十来家,散居在天山山脉之中,征收不便。天德上人别有用心,自告奋勇,每年都替酋长去征收山民猎户的贡物,用意却在采集天山名贵的药材,从中中饱。例如酋长只要某家一根犀角的,他却要两根,只要两朵雪莲的,他却要四朵,山民们既无法去见酋长求情,要反抗又敌不过他们,只好任由他们剥削。

那辛五是哈萨克族有名的猎户,被迫得无法,向他求饶。天德上人翻起一双怪眼,冷笑道:“卖给收药材的商人?哼,你好大胆!不缴给王爷先卖了!”辛五道:“不卖我们吃什么?雪莲又不能充饥。我们的王爷对待族人一向不错,以前若采不到雪莲,两三年不交,他也不会派人来讨,大师,你同他说说我们的苦况,王爷一定能够原谅的。”天德上人勃然变色,斥道:“王爷好心肠,你们就刁顽了,王爷能原谅你们,我不能原谅!你给不给?不给就把你抓去!”那年轻的喇嘛不待师父吩咐,立刻便奔上前去动手。辛五连连后退,不断求饶,看看就要被那喇嘛抓着。

正在危急之际,那小孩子忽然叫道:“你们这些强盗,看你敢欺负我爹爹!”猛然弯下身躯,双足一跃,向前一冲,那年轻的喇嘛毫不在意,被那孩子一头撞正小腹丹田之处,咕咚一声,顿时倒地!

天德上人微微一愕,那小孩子撞倒一人,心气更壮,依法炮制,又向天德上人撞来,天德上人轻轻一闪,那小孩子一头撞在一棵树上,树干摇动,小孩子竟然毫不叫痛。卓一航看得大为惊奇,料不到小孩子竟是天生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