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江湖终大乱(第2/3页)

中原人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秉承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功德而生,自是极富智慧,也十分不容易愚弄的。只是因着千百年来,祖先们传下的生存智慧,许多中原人都是懂得隐忍不发,装傻充愣,倒是叫官府觉得百姓愚昧,便于控制。其实真说起来,许多朝廷上讨论的事情,众朝臣还没有一个定论,民间百姓便早已在茶余饭后将一切是非因果分析得头头是道,猜测出的结果也与官府的决定一般无二。这也是师娘教导一众弟子之时所说的,永远不要将老百姓当作傻子。

赵祯治世仁慈,甚至在过去和未来的历史之中,他也是一位以仁治而著称的君王,是个贤明之主。只可惜在这次少室山的事情上,他收到了太多朝臣意见的左右,被那些从百姓中来,却脱离了百姓,失去了百姓智慧的朝臣们牵着鼻子走。也是赵祯如今还算年幼,三十余岁的年纪,在中国的皇帝之中也算是个黄口小儿,受到多方牵制,实在不能一意孤行。加上庞太师不在朝中,一众文官们更是恣意妄为,却是试图在不知不觉之中将中原武林一举覆灭,完成自夏禹传国,始皇称帝以来千百年都不曾完成的壮举。

只可惜,这件事情上,庞太师的判断实在是太过准确。

十月初七之后,陆陆续续便有各门派的弟子前来少室山前后寻找自家前辈同门。一开始,禁军们还能一谎言愚弄些许,可是随着来的武林弟子越来越多,向周围百姓打听到的消息越来越丰富,这些弟子们也越来越不信任禁军,终于爆发了冲突。

中远武林的中坚力量,已经在少室山之上被一网打尽,剩下的这些门中弟子,都是些武功低微,甚至完全不会武功的,有哪里是禁军们的对手。可是禁军可以杀尽武林门派的弟子,却杀不尽少室山下近乎无穷无尽的百姓,百姓们一时便将亲眼所见的事情,添油加醋,一传十,十传百,一时传遍天下。

到得十月十五前后,诸多武林门派大概都听闻了消息,也大致推测出了少室山上发生的事情。一时之间,中原武林动荡,连带着整个中原大地都是动荡一片。

武林和江湖,一直都是两个比较接近的称谓,其核心内涵却还是略有不同。所谓武林,乃是一众练武之人聚集一处,所谓人山人海,自然木聚成林,有了“武林”。而所谓江湖,用一位前辈大德的话来说,却是“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朝廷一举剿灭了中原武林的中坚力量,却是使得整个江湖都陷入了动荡之中。原本武林一脉,除了正道,也还有诸多不入正道的流派。这些流派,有的像杏妹为首的蛊师一流,亦正亦邪,不与中原人来往,行事也是自由;有的则是彻彻底底的邪道,魔道,俱是崇尚力量,罔顾法纪的为非作歹之人。原本有着正道威慑,中立的也好,邪道一方的也罢,都是时刻收敛自身,时时注意,断不会明目张胆地威胁寻常百姓的日子。

如今正道受挫的消息一出,原本早已销声匿迹的许多邪道却又是冒出了头来,一时之间为非作歹,抢男霸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弄得整个中原大地都是混乱一片,处处哀嚎。

而除了中原武林,无论西夏也好,吐蕃也罢,其实也都是有着练武之人,也有门派传承。就如那仁钦桑布上师所言一般,中原人修行任督二脉,刀剑拳脚,称作武术;苯教则修行五轮三脉,佛祖真言,瑜伽之法,称作神通。其实都是一体两面,不分彼此,俱是武道。更别说北方虎视眈眈的辽国,更是高手辈出,其武道与中原颇有不同,施展起来也是自由一番威力的。

甚至就连北方半岛之上的高丽小国,几番臣服,被大唐、大宋、大辽轮着打来打去,打了数百年,打得忘了祖宗,失了血性,丢了廉耻,没了仁义的地方,也有人练些拳拳脚脚,三脚猫的功夫,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各类门派林立,有武道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