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蚕丛及鱼凫(第2/3页)

太和真人听完气得吹胡子瞪眼,直说自己明明也是个长辈,得到的尊重还不如唐坤来得要多。孙向景这下才反应过来,十分尴尬地跟太和真人道歉,腹诽这老头子虽也是一代宗师,平日里却是个老顽童一般,与师父不想上下,自己却是老将他们混在一起,有时候失了些礼数。

不过说归说,太和真人倒是真疼孙向景,一面抱怨还是一面留下,也要领着孙向景和徐方旭在渝州游玩两日。

徐方旭偷偷问太和真人,却不知他先前为何要急着离开。太和真人一脸难受表情,说自己先前算了一卦,只怕多留几日会遇见不想见的人,虽然不是什么大麻烦,始终叫人心里不舒坦,故而不愿意多留,急着回青城山避上一避。

徐方旭这下才觉得释然,又暗自好笑。这五行八卦的预测,虽不说完全不准,但一般得到的结果都十分模糊晦涩,又是讲求一个天时缘分,寻常人有心去算根本得不到什么消息,无意间心念一动倒是能有所收获。不过太和真人也算是道家的领袖前辈,一身武功高明不说,想来道法也是不差,当是有些法门,却不知他算出的那人是谁。

一众人被迎着到了唐门,唐坤自然也是好酒好菜地招待。只是又师娘的玄奇手艺金玉在前,几人倒也不觉得太过感叹,只是礼节性地称赞了几句。蜀中多用辛香料,姜蒜一类却是日常饮食里少不了的,孙向景因着生来杜绝五荤,连带着有些辛香料也不能进嘴,平日里有师娘小心照顾,出了门却是实在没有办法,胃口不佳。

唐坤知道长生老人最疼爱这位小弟子,眼见他胃口不好却是十分上心,不住询问。孙向景在外倒也十分遵守一应礼数,并不想在家中那般随意,只是谢了唐坤的好意,说自己许是舟车劳顿,一时水土不服罢了。

唐坤连忙叫人奉上泡姜给他开胃,更是叫孙向景两相为难。还好太和真人疼他,帮他向众人解释道:“《楞严经》中有云:‘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向景生来不近这些五辛五荤之类,却是先天的根性,并非挑剔。”

唐坤这才明白,连忙叫人重新准备,又是叫孙向景一通感谢。

好歹众人还是吃饱喝足,在唐门住了一夜。因着近日天寒,那两处庄子一时还不曾准备妥当,有些应用之物还在采买之中,故而两位姑娘暂时就在唐门中居住,也是被奉作上宾,一应礼待。

徐方旭和孙向景原本打算次日动身就走,但那唐坤却说过两日腊月廿三便是自家孙女雪见的生日,邀请众人多留几日,一同饮宴一场。徐方旭因着师父那层关系,倒也就答应了,安慰孙向景说等小姑娘过了生日就走,也是全一份礼数。孙向景一心挂念杨琼,相别一年却是再也难等,不过还是依旧应了,同意再等几天。

渝州在群山环抱之中,气候类似江南苏杭,但是更加湿润一些,倒也宜人,众人住得也是十分舒服妥当。只是渝州饮食多用藤椒,十分麻嘴,这几位江南和西北来的客人都有些不习惯,还需要许久时间磨合。好在秋月对孙向景也如清平夫人一般地照顾,加上她的一身内功与清平夫人源出一处,相处见总给孙向景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心,倒是叫他能忍受在外的不适,不至于太过委屈。

徐方旭跟太和真人也有许多道理要讨论,却是自六月寿州一别之后积累的许多疑惑。长生老人指点徐方旭的医道和武道,不过道家一流老人也始终喟叹不如太和真人,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太和真人一辈子都浸淫道藏,一应理论更加精深也属正常。况且长生老人以武入道,对天道自然的了解或许要高明一些,但是要叫他准确完整地描述出来,还要叫弟子全盘听懂,倒是有些为难。太和真人则是教导出了许多弟子,一应道经也烂熟于胸,有时候一两句十分偏僻晦涩的道经诵出,反而有助于徐方旭理解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