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回 彭芝花放火小孤山 山西雁夜探二圣庄(第4/6页)

今天晚上他使出全身气力,也没能追上黑影,只听海水拍岸的声音,拢目光一看,原来到了码头。徐良看到船只,想起了万仙岛,也顾不得再追那个黑影了,迈步来到了码头边。

码头这儿停靠着大小二十几只船。有只小船上,坐着两个人,他们对着脸,抱着膝盖,在那打盹儿。徐良一纵身跳到了船上,小船一晃,把两个人给惊醒了:“谁?你要干什么?”“别吵,是我。”两个水手把眼睛揉了揉,看清楚了:“哎呀,这不是徐三将军吗?失敬失敬。三将军,天这么晚了,您还要上哪儿去呀?”徐良仔细一看,认出来了,前几天来小孤山,坐的就是他俩的船:“哈哈,我们真有缘分,又碰到一块儿了。

朋友,我有件小事,需要连夜去办,请二位送我一趟吧。”

徐良说着话,掏出来二十两银子,每人十两。两个人推辞一番,就高高兴兴地收下了。他们急忙解开缆绳,长篙一点,小船离岸。水手就问:“徐三将军,您打算上哪儿去?”“奔东南,我要到万仙岛去一趟。”“什么?万仙岛?不行不行。要知道这样,我们就不该解缆。”“为什么?嫌钱少吗?”“不是。因为我们老当家的有话,谁也不准送您上万仙岛。您不知道,我们这儿的规矩挺严,谁要违背了寨主的命令,脑袋就得搬家呀!三将军,这银子我们也不要了,您还回去吧。”徐良道:“二位别急,请听我一言。我上万仙岛不为别的,就为赎回康家老夫人。你们想想,我要把这事办成了,老当家的不但不会责怪你们,还会重重地赏赐你俩呢!行了,快开船吧。”“不行,说什么我们哥儿俩也不能渡您,您还是回去吧。”俩水手说着话调转船头,又要拢岸。徐良急了,挥着拳头,怒喝道:“我的好话说了一大堆,你们连这一点忙都不肯帮,真是小瞧我徐良啊!告诉你们,如果送我上万仙岛,我另加重赏;胆敢再说个不字,我就要教训你们!”“三将军,可别这样,我们哪能禁得住你的拳头啊。”两个水手害怕了,说着话直往后退,退来退去退到了船边,“咚”、“咚”两声,全跳海里去了。徐良明白,这儿是岸边,水浅,人家又是海边长大的,都会水,这是不愿为自己撑船,回码头去了。

这一下可苦了山西雁徐良了。他不会水里功夫,也没撑过船,小船上虽然有篙有桨,但不会使,想要把船拢岸再找个水手,也调不过船头。正这时候,海面上起了一阵小风,没人驾驶的船,滴溜一转个,在水面上打起了转转儿,徐良站立不稳,急忙蹲下来,扶着船帮,眼望码头,叫苦不迭。突然,徐良觉得这条船不转了,一调个,头朝东南,尾向西北,缓缓驶去。徐良以为是被风吹的,心里有点怕了,如果吹进辽阔的海域,怎么回来呀!又一看,不像风力作用,因为这船越来越快,而且方向笔直,不一会儿就像离弦之箭一般,向东南飞射而去。徐良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莫非船下有人,帮我前进?那么这人是谁?是小孤山的,还是万仙岛的?又一想:管他呢,只要能把我送上万仙岛就行。

十二里水路,不算太远,时候不大,夜色朦胧之中,已可看出万仙岛的轮廓,又过了一会儿,小船到了岸边,停那儿不动了。徐良心里更加疑惑,弯着腰沿小船看了一周,也没发现人影。后来一想:算了,别在这儿误事了,快上岛看看吧。

这儿不是码头,但也不是沙滩,靠岸有一棵大树,树枝直伸到船边。徐良水里功夫不行,轻功可是不错,抓住树枝往上一纵,轻飘飘落在实地。拢目光仔细看了看,这个岛屿也不小,只是这一带怪石嶙峋,树木丛生,一点辨不出路径。费了好半天劲儿,终于找到了盘山道,嗬,事有凑巧,这儿还立着一块石碑,上书“万仙岛”三个大字。徐良心里这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这儿确实是万仙岛,不用再找人问路了。他站在那儿凭经验仔细辨认一番,认出了进岛的正道,把身上的物件又整了整,拽出金丝大环刀,施展陆地飞行术,像掠水飞燕一般,向前奔去,眨眼之间就过了五里多地。正在奔走之际,见眼前郁郁葱葱像一处村庄,徐良便放慢了脚步,来到庄头,这儿也有一块石碑,上书“二圣庄”。徐良知道这儿是南北二圣住的地方,铁观音既在万仙岛,必然住在二圣庄,我今天就要会一会南海一仙二圣,同他们分个高低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