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对阵(第2/3页)

室利军首先发起进攻。

这支军队由边境以外的十几个部落拼凑而成,室利家族与他们有过多年的经商往来,许下厚赏才借到手。

名义上的统帅是室利摩罗的长子,但他跟所有贵族一样,不懂军阵,也不屑于舞刀弄剑,因此军队仍是一个非常松散的团体,根据事先的商量,十多个部落一字排开,什么时候冲锋、冲锋的速度都由自己决定。

大雪山这边,龙王亲自上阵,五峰剑客分列两边,三百名野人士兵充当弓箭手,站在第一排。

由于双方都不擅长马上作战,因此谁也没有派出骑兵,大雪山剑客虽然有过骑马战斗的经历,但仍处于很业余的水平,重剑的确不适合在马背上挥舞。

龙王忍不住想起军师方闻是,那个书生要是在这里的话,肯定会坚决反对龙王的做法,他会说:“将帅的职责是掌控大局随机应变,不是冲锋陷阵……”

方闻是的话是有道理的,但也跟香积之国的大祭司一样,有点迂腐。

大雪山军队其实远未达到浑然一体的水平,仍然处于依靠个人能力的初始阶段,人数也太少,实在没什么“大局”需要掌控。

恰恰相反,战士都希望看到领袖与自己并肩作战。

龙王需要他们的敬仰与崇拜,虽然这并非他追求的目标,却是必不可少的御众手段。

他自己,也更喜欢手握刀剑砍杀敌人的感觉。

室利大军的冲锋线参差不齐,右翼突出,与相邻的中央部队完全脱节,左翼也超前了一点,整体形成一个不平衡的凹形。

香积之国的贵族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以室利家族为首,他们向各支部落兵许下诺言:杀伤最多者将得到两倍于其他人的厚赏。

这也是大雪山军中的野人士兵第一次参加平原上的正规战争,略感紧张,虽然有龙王的严令,仍有不少人提前放箭,没能形成众箭齐发的威力。

不过,野人们的弓箭技巧大大弥补了战术缺陷,他们不习惯随意射箭,而是瞄准目标有的放矢。

第一轮因为距离太远,效果不佳,从第二轮开始,几乎箭无虚发,右翼的部落兵伤亡惨重,成片成片地倒在焦黑的土地上。

观战的贵族们脸色都变了,许多女人扭过头去,受不了这种令人作呕的场面。

朗诵长篇史诗的青年仍在继续念自己的作品,可是声音渐渐衰弱,听的人也越来越少。

室利家族借来的部落兵没有弓箭手,身上只披着简陋的皮甲,甚至不如大雪山剑客注意防护,仅仅三百名野人士兵,就将他们阻止在百步以外。

部落兵仓皇后退,脱离箭射范围,个个暴跳如雷,指责龙王阴险狡诈,大雪山军中没有真正的男人。

这些部落兵不像香积之国的百姓那么孤陋寡闻,多少听说过龙王的种种传闻,但是很少当回事,尤其是大雪山被金鹏堡逼得弃营南逃之后,罩在龙王身上的光环就更微弱了。

顾慎为命令野人士兵收回弓箭,拿起刀剑,准备进行近战交锋。

部落兵如愿以偿,迫不及待在想在大方的雇主面前表现出勇敢,因此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仍然各自为战,跑出不到五十步,冲锋线已经曲折得像得一条在干燥地面上挣扎的蚯蚓。

与之相比,大雪山剑客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战士。

他们一开始只是步行,尽可能保持前锋线的平直。

顾慎为走在正中间,大部分精力不是用来监视对面的敌人,而是控制左右的人不要冒进。

相隔三十余步时,跑在最前面的部落兵已经清晰到可以查数嘴里的牙齿,龙王终于举起五峰刀,吹响斜挎身上的号角。

上千支号角同时响起。

就是这股震动大地与空气的声响,曾经令香积之国不战而降,如今仍然令他们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