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祸隐南疆(第6/9页)

郑和哦了一声道:“今上把南京的人大部分都调到北京去了,宫监的工作不是人人可干的,逊皇帝交付的这个人靠不靠得住?”

梅玉道:“应该靠得住的,否则他早就把玉玺献出来了,司太极和李景隆也不会追得这么急了。”

郑和道:“那就请侯爷保住秘密好了,咱家也不想知道,这东西对今上还有些钳制作用,对咱家却全无好处,咱家的事功已无可再加了。”

“可是谷王和李景隆他们找到了,对总监的权限就可能有关系了,我跟大哥商议的结果,认为还是交在你手中较好,也希望你在适当的时候交出来。”

“哦,逊皇帝也同意如此吗?”

“是的,大哥知道你跟燕王的交情虽深,但是你的忠心对着朱家,一直还在夸说你,我只是不懂,这传国玉玺何以那么重要,难道不能重刻一个吗?”

郑和道:“这是国家最庄严的象征,怎可轻易重换,除非是换朝代,否则是不容更换的,今上是大明的子孙,也没有换朝代的理由。”

“可是照着从前的样子,密召匠人,再刻一个总行吧!”

“行是行,不过没一个匠人敢刻,他们知道这事情关系重大,做完了就非死不可,没人会自己找死的。”

梅玉笑道:“世上还有比死更可怕的事,一定要找人做,倒是不怕找不到。”

郑和道:“玉玺的雕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要名家才能胜任,天下够资格的人不会超过两三个,所以这两三个人如果出了意外,必将引起各种的猜疑,目前今上还不愿冒险去做这件事,除非他认为找不到了,那时才会采取断然的措施,祸福后果都在所不计,对大明而言,那可不是好事,兹事体大,不能轻易为之的。”

梅玉叹了口气道:“反正大哥要我告诉总监一个人和一句暗语,我现在就转告给总监知道。”

他很慎重地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些字,直等郑和点头表示记住了。

梅玉慎重地道:“总监去见那个人时,最好是秘密一点,然后再使那个人永远失踪。

郑和叹口气道:“皇帝家的事实似难以理解,更没想到这位老太妃……她跟今上的嫡母感情最佳,今上也一直将她视同生母,却想不到……”

梅玉叹道:“皇帝家的人都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有时为了责任而能抹杀亲情,这种情节固然可敬,但有时太冷酷一点,我是无法赞同的。”

郑和也叹息了一阵,送走了梅玉。

这次的会晤是绝对的秘密,梅玉也在以后到金凤仙的香闺去了几次,那是纯粹只为风月,不及其他了。

没有几天,宫中传出了一位老太妃薨毙的消息,这位老太妃是太祖的妃子,也是燕王成祖的庶母,成祖只下诏令京师守丧三日。

老太妃年纪不小了,平日身体很不错,这次听说是摔了一跤,中风不起,昏迷了一天就薨了。

只有梅玉心中是明白的,那位老太妃已经把受托所藏的东西交给郑和了。

至于她的死亡是不是郑和所为,梅玉不知道,但建文帝也曾告诉过他,那位老太妃在交出秘密后,也会自寻了断的,这是帝王之家冷酷的一面,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一面。

大明永乐二年冬。

梅玉还是在九江保他的镖,他已娶了姚秀姑,正式接下了广源缥局的担子。姚秀!”是再嫁了,所嫁的人又是一位侯爵,这使人很想不透,梅玉是闻名天下的英雄,又是位现成的汝南侯爷,为什么要娶个寡妇。

倒是江湖上的朋友对这件事很兴奋,他们认为梅玉和姚秀姑是一对很相配的英雄儿女,而梅玉以汝南侯之尊,从事保缥的行业,这是对江湖行的重视。

所以梅玉的广源缥局规模越来越大了,天下闻名的英雄豪杰,也都被他延聘到镖局中来了,使得广源成为天下最大的镖局,也是实力最坚强的镖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