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3/15页)

这的确是个办法,不过主婢两人可不能这样子就过去,总得梳洗整装仪容,等她们来到李老夫人的屋外时,才知道老夫人已经出门去了。

卢闰英一怔道:“出门?老夫人上那儿去了。”

婆子回道:“到庙里去烧香还愿去了,临走时吩咐说,少夫人如果有空,就到城外的白云寺去随喜一番,如果家里分不开身,就不必去了。”

卢闰英道:“老夫人怎么好好的会想去烧香还愿呢?”

“那是早就许的愿,也是早就约好的。”

卢闰英道:“旱约好的,我怎么不知道?”

“这是老夫人自己约定的,她不让人知道,就是免得惊动了人。”

雅萍笑笑道:“这倒好,咱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歇歇了。”

卢闰英却叹了口气:“恐怕没这么好的福气了,在长安市里,那件事情能真正地瞒过人的,尤其是现在,爷正在当红的时候,那些人唯恐巴结不上,遇到了这种事,还有不抢着来巴结的,可只苦了咱们俩,又得赶去应酬一番了。”

才说着,李升已经吁吁地赶来了道:“少夫人,老夫人在白云寺烧香做佛事还愿,已经有很多家的堂客们去了,恐怕要你去招呼一下了。”

卢闰英苦笑道:“我说的如何?”

雅萍嘟着嘴道:“这些人也是的,咱们家烧杳还愿,要他们来凑什么热闹!”

李升笑道:“这是人情应酬,人家也是一片好意,一方面随喜,另一方面也来施僧衣,增添香油的,算是为咱们家捧场,据老奴所知,太子妃也晓得了,也要去上香随喜,这可是了不起的大面子,别人求都不到呢?”

卢闰英一听也不敢怠慢,而且也忙着派人去通知自己的母亲,因为太子妃要来,亲家自然也要应酬一下了。

忙着又换了衣服;带了从人一起到了白云寺,那儿已经很热闹了。

京兆尹已闻讯,派了公人在那儿维持秩序,阻拦一干寻常百姓前去进香!

车水马龙,一座清静的梵门古剎,成了闹市,先来的女客们自然还只是些官位比较小的,但卢闰英还得去应酬一番。

卢闰英一面等候,一面埋怨李升道:“老爹,你也是的,像这种事,你早告诉我一声,也好准备一下。……”

李升道:“老夫人一直不让我说,就是怕麻烦,那知道还是这个样子呢?”

卢闰英道:“老夫人对长安的情形不清楚,你不该不知道呀,这种事那儿避免得了麻烦呢?”

“老奴也不清楚,佛事是老奴来定的,只说要十一个和尚念经,准备个一桌素菜,那知道那里的和尚把风声放了出来,吵成这个样子,老奴一到看见了也是直翻眼,依着老奴的意思,真想把那个知客僧捆上送去打顿板子,可是老夫人拦住了……”

卢闰英道:“这时侯打和尚有什么用?既来之,则安之,你立刻通知庙里,多备一点素席吧。”

“这个倒不必操心了,庙里有准备,那怕再来多些,都不成问题。”

雅萍道:“这可见他们是早有预谋了,那些和尚实在该打,唯恐天下不乱似的。”

卢闰英道:“打死他们又有什么用,还是撑着点吧,李升,现在恐怕还得要位爷来办理一下事儿什么的,你看看是去请谁来主理呢?”

李升道:“咱们家爷是不能来的,既没空,也不便来,因为这是属于什么怪力乱神的迷信。”

卢闰英道:“那在贞观世民皇帝时,有个三藏玄装法师,前往西方取经,功成归来时,连皇帝也出城相迎,大兴土木,建了寺庙,甚至于大相国寺,还由宫中给予钱粮呢,这就不是迷信了吗?”

李升说笑道:“少夫人,你别考老奴,老奴可没那么大的学问,说得明明白白,只是信神礼佛之事,我们一向不强迫,爱信什么就信什么,而朝廷立言,却是以孔夫子的话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