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贞观之治之天可汗(第2/5页)

无忧垂首,不语,心中却有莫名酸楚,父子之间走到这样一步,究竟是如何造成……`

李渊枉然一笑,四顾环视太极殿,眼神幽幽迷茫,这座宫殿,紫檀香弥漫熟悉的感觉,温暖,却早不该属于自己……

对向殿门,喟然长叹:“劳皇后回去告诉世民,便说……父皇决定,搬出太极宫,迁往……弘义宫居住!”

一句话简单明了,无忧心中却更感慨然,望着李渊消沉苍老的背影,她知道,对于朝政国事,他已决定完全放手……

阳光融暖的清晨,心底却有份莫名的痛,暗暗奔涌……

贞观二年,连年灾害已过,李世民与皇后裁减宫中宫女共计三千人,释放出宫,各自婚配,以增加急剧减少的人口,恢复往日勃勃生机……

一切事宜妥善处理,李渊便于贞观三年四月由太极宫迁往弘义宫,并改弘义宫为大安宫;朝中风潮渐渐平息,李世民真正掌握了大唐命脉!

内忧既解,外患亦有好讯传来,早于贞观元年,突厥便有天灾风雪,令牲畜大减,更在去年频有不和之音传出;突利在幽州北面建立衙署,导致数十部落反叛越发苦寒的突厥,归附唐朝,颉利因此责备于他,并将他囚禁、鞭打,令本就对颉利颇有不满的突利更生异心,并几次反叛于他,并向大唐上表,要求归附,只是当时,李世民被内患所扰,未有顾及……

与大唐一般,近年突厥亦是天灾人祸不断,可与大唐不同的是,颉利可汗并不因此而积行善德,反而愈发暴虐,甚至骨肉相残,失尽人心,但,李世民却仍未急于攻打突厥,而是同刚自苦难中解脱的黎民百姓一起,增强国力,休养生息……

虽是如此,却也不可给突厥以喘息之机,不出兵,亦要令他惶惶不可终日……

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派遣其弟奉贡大唐,李世民心思一转,赐其宝刀宝鞭言:“你可汗统属部族犯下大罪者,刀斩之,小罪者,以鞭抽打!”

其弟回归薛延陀,夷男闻之十分开心,然而颉利听说却大为惊慌,随即派来使臣,向大唐求亲,行女婿之礼,以求一时安平……

虽是如此,李世民亦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颉利向来狡诈多变,并不足信,深知,终还要彻底灭之,方能永除后患!

虽自东宫搬入太极宫,李世民仍然批折直至深夜,立政殿中,无忧陪在一旁默默剪烛,她本不需亲自来做,却自小独爱这挑灯剪烛的融暖温馨……

李世民对折凝思,习惯性开口问道:“张公谨上言,此时攻突厥实乃天赐良机,并列出六点原由,你看……可适宜出兵吗?”

说着,递上奏折,许久,无忧却仍没有伸手接过……

李世民朝她望去,只见韵美容颜,映在烛火幽黄的明亮中,粲然,如金辉洒落……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如何不言?”

无忧放下手中银剪,安然道:“军国大事,岂是我当插口?”

李世民略有一怔,随而笑道:“你是我大唐国尊荣的皇后,亦当为天下操心!”

无忧望向他,俊朗眉目中有隐约得意之色,冰雪心思只瞬间一转,淡淡浅笑:“陛下所言差异!正因我乃大唐皇后,统领六宫,更要有所表率约束,古来女子不干国政,干政者,多有乱朝纲,故,便更加不可妄议!”

李世民先是一愣,旋即朗声而笑,自嘲道:“真好个古来女子不干国政!纵你我这般恩爱,便当床榻闲聊也不可吗?”

无忧笑笑垂首,不语……

李世民敛住笑意,倒有一丝正色:“我似总也说不过你!”

无忧举眸,观他眼眸中似有所失,忙是一笑,安慰道:“军国大事,我本也不懂,想陛下英明神武,定有计较!只是一切尚需循序渐进,百姓们方从水深火热中脱解,万事……皆不可急了!心以天下民生为首,自何时……亦不会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