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6/11页)

刀为兵中之王,行家俗语说:“单刀看走,双刀看手。”就是说单刀以身法轻灵为主,双刀则以手法快速见长,但朱若兰的双刀除了手法快速之外,还另有妙有,那是专门在以寡敌众时专用的刺字决与引字决!”

这是内家两种柔字的决心法,武学外门为刚重勇,内家以柔尚巧。

所以她在刃尖接触对方杖端时,使用的是点字决,刃身经屈,随着杖势向里引,等到与对方力相合时,内力自注,使得刃直如挺,同时以此字决把对方的兵刀与刀身成为一体,劲力送到另一只手的刀上,主动地去攻向另一个人,再以这人的劲力都差不多,一击之下,双双无功而退,看起来好像是朱若兰同时出手,击退了两个人,实际上却是他们的劲力互相对消,朱若兰只是在中间略略施为而已,因此,实际上,她比楚平轻松多了。

楚平原还替她担心,怕她的劲力不够,看她应付过十几手硬攻后,才放心来,但也对她提出警告:“若兰!得意不可常往,这是少林镇山绝学,变化多端,绝不会一成不变,听由你摆布的,现在你把背贴我紧一点使我随时能感受到你的应敌的情况。

朱若兰投给他一个柔媚的微笑,将身子往后挪了挪,贴中楚平的背上,楚平虽然已有六房妻室,而第七房的葛天香也已等于是定了,就等回到金陵,等八骏齐集时再迎娶之礼。可是在这些女子中,朱若兰与他相处的时间最长,两人之间的心意也较易沟通。

楚平要她将背贴近,她立刻明白了楚平的意思,娇躯靠着夫婿,一则使她感到无限的安慰,再者也为他增加无上的信心,使她能更为从容地应付外来的攻击。

这十方罗汉阵虽由四十人组成,但作战的仅三十六人,每人攻取三式,用完一百零八手降龙杖法,而另外四人虽不动手,地位却更重要,他们是每一列之首,专司领导走动方位,了解敌我状况,承担机制宜。

因此等全体输攻遍地去,四位领队的老僧都体会到来若兰所用的取巧办法后,也同时有了默契,在第二轮攻击开始时,他们也作应付的会商。

在第一级攻到最后一人,也就是第四十四招上时,阵势突变,那老僧二杖斜挑攻肩,朱若兰仍是采取原式准备点上时,对方的禅杖忽下飘,使朱若兰的刃尖抵空,而第二组的第一人却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而至。前式无法借引外力,而后式又猛击而至,照理朱若兰必须闪避,可是上飘举杖的老僧却突地完全是为了应付朱若兰而设。

只是朱若兰并没确如其所料的闪避,她的左手刀忽振得笔直点出,迎上禅杖时,那老僧但觉刀上传来的劲力汹涌如潮,当的一声激响,禅杖再也握不住,脱手弹了出去,击向在后面的候攻下一式的同伴。

而右道的那个老僧连攻了两招,使得他与同伴脱了节,露出一个空隙,这本来不能称为空隙,因为朱若兰在两面急攻下,绝对无法分身出来抢到那个空隙的,那知朱若兰左手随便一挥,会有那么大的劲力,不但挡住了那一招急攻,而且还阻遏了接替而来的攻势。

寒光闪处,那老僧双臂立断,朱若兰着急追而上,从第一对僧澈尾追上,双手连展,一连串的杀手齐施,这十方罗汉阵是整体行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步伐,却从没有应付过后面的攻击,因为列阵时,大家首尾相应,根本无后顾之忧,而这一次本组的最后一人断挥刀受创,下一组的头前二人则由兵器互撞,阻碍了行动,两下一脱节,使得全部阵势大乱,朱若兰挥刀一连伤了好几个人,使得阵势更乱,智凡见状忙举手喝道:“撤阵!”

一喝之后,人影四散,智凡称步过来,见已有五六人受伤,最重要的一个自是断臂的一人,乃沉下脸道:“智光师弟,你这是咎由自取,你怎么可以心存诡诈,以虚招诱敌而破坏了阵法的连击,导致此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