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访旧(第4/14页)

聘娘道:“三天前,我一早起来,下去吃饭。那期间,我和伴姐儿都没上来过,就守着楼梯口。等上来时这信就有了,放在那个绣架上。我真不知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说着,她叹了一口气:“看来,他们是一早就料到你会来了。”

她抚了抚小六儿的头:“你还说他们不会猜到。”

她的语意浅浅带笑,但其实已隐约感觉其中潜藏的杀机无限。

耿苍怀却一握拳。然后,就发觉窗外有人。他不动声色,缇骑——今日他总算明白了缇骑倒底是如何的无孔不入。

他看着信笺上那个“袁”字,想起一个瘦削的中年男人的脸,那就是袁老大。十年之前,自己与他也曾数度相会。对袁老大的武功修为、果决善断,耿苍怀口中不说心中也是佩服的。

但袁老大——你就能一直都这么耳目灵敏,洞烛先机吗?

那袁老大信中的语意若凌厉、若温和,阴阳难测,耿苍怀也不知其用心所在。他思忖了,窗外那人还在,耿苍怀于呼吸之间已听出那不过是个小角色。暗想:看来,袁老大也不想太过张扬,大概也料到了有人会借骆寒出现之机大做文章。俄所以希望自己传话,与骆寒暗中一见,单打独挑,将事情解决,而不想闹得轰传江湖。

耿苍怀正自沉思,窗外人忽道:“耿大侠,请放心,贵红颜知己和小六儿我们都不会碰,也不会知会李若揭——那是他的案子,不关缇骑的事。但我们袁老大所烦请之事,务请用心。芜湖城东正有武林大会,阁下何不前去一看,也算凑个热闹。”

话未说完,那人人影已杳。

耿苍怀并未追出。他知那人不过是个小角色,所知不多,追上也无益。

他似甚信任袁老大这个承诺。有了这话,心下略安。

叹了口气:看来自己就算想避让,也避让不开这场江湖风雨了。

耿苍怀一直腰,振起精神——只不知他们叫自己去城东是何用意?武林大会?那又是什么劳什子!

耿苍怀却不知,自那日活鱼酒肆中号称“江南武林峰会”之后,毕结和与会之人就已约定,以徽州莫家、并州李家、吴下颜家、端州端木、以及汝州姚家为中心,回去以后,在各处共开五个当地的武林大会,好联络一方豪雄。

他们会上将不提反袁,只是另竖旗帜,以为一方之盟。

——在袁老大缇骑治下,江南武林,久已不敢聚会结盟了。一干名门大派,纷纷封山闭门,约束门徒。不少绿林瓢把子也纷纷洗手,退隐江湖。连世家大族的子弟也多有远离世事的。这一切只是因为缇骑不许。

袁老大论官职只是从四品,但一言既出,天下皆震。他最恨的就是地方帮派迭出滋扰生事,还有世家巨族割据一方。按他说——朝廷之积弱、百姓之不安,就是起因于此。所以袁老大曾有一句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前一句我不太管得着,后一句,我忝当此责,岂能不办?”

其实前一句缇骑又何尝不管了?袁老大自己其实也深知,宋室已成积弱之朝廷,如果由着下面文士新见迭出、武人并起、世族各兴异帜,以如此衰弱的朝廷政权、昏君奸相,又如何约束得住?只要一招失错,恐怕天下星散。到那时金人南下,就更无一骑可以抗敌之兵了。

但天下大势,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虽组建缇骑,网罗天下,可缇骑为害之烈却也酷甚,这些袁老大也不是不知道。但袁老大本是极有自信之人,他相信那是他不得不做的妥协。而缇骑所有能为害之处,毕竟还在他控制之下。

他与耿苍怀本是旧识,但政见之上,两人却素不相能。耿苍怀虽杀昏官,但心中其实还是忠君的:他衷心地希望朝廷上有个好皇帝;如果不是好皇帝,他宁愿杀身成仁以将他改造成一个好皇帝;实在不行,他宁兴义兵,拥立一个好皇帝。在政事上,他只想朝廷之上尽是贤臣,劝出一个好皇帝。那时帝在庙堂,龙行布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整个天下也就太平了。如果贤臣少,奸臣多,那他杀尽奸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