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塞上篇 第十四章 河东血战(第2/3页)

一阵黑甜的倦意泉水般涌上心头,他勉力撑起身子,不甘心地看了看四周围拢上来的突厥战士,喃喃地说:“要是我再年轻十岁……”

这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刚刚说完,他就昏死了过去。

就在秦武通颓然倒下的时候,在万众围攻下的北门轰然倾倒,城内城外的各族战士会合到一处,一同涌进朔州城中,塞外胡儿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

代州都督张公瑾虽然心中觉得擅自出关救援秦武通有些过于莽撞,不是智者所为。

但是,上一次因为晚了两日发兵救援朔州,被当今皇上罚俸一年,责其暗藏争功之意,如果这一次再延误出兵,恐怕皇上会有更加严厉的责罚。

历代君王开邦立国,往往都会有杀戮功臣的举动。

张公瑾都督曾经在玄武门之变中独当一面,立有大功,谁能保证李世民不会因为这些理由怀疑他恃功自重,有叛逆之心而生杀机。

一生谨慎果断的张公瑾这一次一听到朔州急报,粗略算出突厥人不会有多于五万人马之后,立刻尽起雁门关四万雄兵,星夜兼程,朝着朔州赶来。

锋杰派遣黑水靺鞨铁弗由率领的靺鞨兵马对全力扑杀而来的代州兵马进行拦截,诈败引诱唐军陷入锋杰暗布在朔州城外的伏击圈。

黑水靺鞨兵马虽然装备精良,但是战斗经验不多,并不适合承担诱敌之任。因为诈败诱敌的行动有很高的难度,非常需要一支训练精良,经验丰富的军队来执行。可是,锋杰自有他的一套独特想法,叫人捉摸不透。

黑水靺鞨兵马刚刚和张公瑾率领的大军遭遇就混战在一起,两军翻翻滚滚,激战了一个时辰,铁弗由还没来得及下令后撤,最前锋的军队已经抵挡不住唐朝轻骑的纵横冲杀,丢下数千具尸体败退下来。

铁弗由大叹倒霉,忙不迭地率领麾下三军狼狈向北逃窜,诈败成了真正的惨败,沿途留下一万多具血肉模糊的士兵尸体和满地的兵刃旌旗,仓皇逃窜。

张公瑾仔细观察了胡人兵马的败退情况,没有看出任何不妥,心中自是为打了一场干净利索的胜仗兴奋不已。他令旗一展,四万雄兵潮水般朝着败退的敌兵追去,不知不觉地冲入了锋杰精心布置的伏击圈内。

正当代州兵马来到朔州城畔的丘陵附近之时,突然一阵响亮的号角声在丘陵顶端响起,铺天盖地的雕翎箭一浪高过一浪地从山坡上覆盖下来。

数不清的唐朝官兵因为躲闪不及,纷纷坠下马来。张公瑾立刻知道中了埋伏,他奋力拔出佩剑,高声号令兵马停止前进。

就在这时,山崩地裂的喊杀声从丘陵顶端响起,数万突厥精骑顺着丘陵的缓坡,居高临下地朝着他们的后阵冲杀下来。

这些精骑顺坡而下,本来就威猛无匹的气势更加凌厉迫人,当先的猛将正是铁汉汴宏和紧紧跟随他的火焰教精锐。

这股势不可挡的血肉长河只一个浪头就吞没了数千名仓皇抵抗的唐兵生命,更有数之不尽的唐朝步兵惨死在敌人的万蹄践踏之下。

紧接着,黑水靺鞨、契丹和室韦诸族最精锐的兵团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

张公瑾在敌人合围之前,果断地命令所有的步兵断后,自己率领着所有骑兵朝着朔州城奋力冲杀,想要和城中的唐军会合。

断后步兵的惨嚎声随着风声不断涌入张公瑾的耳中,此时此刻的他已经悔得脸青唇白,暗恨自己不应该为了仕途而断送这些大好男儿的性命。

但是,事已至此,悔之无益,他只有勉强振作精神,希望起码能够带领麾下的一万轻骑和秦武通合兵一处。

当他率领着一万轻骑纵横冲杀,浴血鏖战,好不容易冲出一重又一重的敌军重围,来到朔州城前的时候,只看到满城的唐朝旗帜全部落到城下,只有突厥人的狼头旗和狂野的欢呼声盘踞在高高的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