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奇宝招祸(第4/9页)


  他们三人虽然嘴里扯着,手也没闲着,早已找来所携之行囊,取出准备好的火把,点燃之后,小心翼翼的踏上石阶,来到门前,心惊肉跳的推门而入……
  适才,还令小桂吃了个大闭门羹。尚且摔了个坐股蹲的这扇雕花木门,此时被小千轻轻一碰居然便“伊呀!”而开。
  三人你望我,我望你,互相打气壮胆之后,高举着火把,跨入门槛。
  大厅在火光的照耀下,不再显得恁般鬼气森森。
  从地上厚厚的积尘看来,此屋荒废时日已相当久远。厅内屏风、桌椅甚至灯架等摆设,却依然毫不零乱的摆放在它们应该摆置的地方,仿佛这屋子尚且还有人住着一般。
  小桂索性点亮灯架上残存的蜡烛,不一会儿这厅中大放光明。
  小千探目四望,轻声道:“看这屋里的摆设,显然此屋主人非仅富有,而且是相当够品味的人呐!”
  小桂道:“刚刚那僵尸是书生打扮,大概就是此屋主人吧!”
  客途嘀咕道:“这僵尸不知躲在那里,可别让它从背后偷袭了才好。”
  其他二人听得心里在发毛,心想:“这可说不定!”于是自觉地采取背靠背的姿态,才敢安心住屋内搜去。
  这屋内空房甚多,足见当时此内宅所住人口亦不在少数。
  有不少房间里,已将所有的布幔垂帘,甚或蜡烛,悉数换成白色。显然,正值守丧期间。
  小桂忍不住道;“看这样子,小老千你刚才说,那八卦井建成之日起,第一个月圆之夜开始,每三天得死一个人的事,大概错不了。”
  “废话!”小千嗤道:“你不看看是谁在推算,怎么可能错得了。”
  三人顺着屋内长廊而行,渐渐转向屋子的西侧部分。
  西侧第一个房间推开,里面是一间书房,书架上虽然挂尘已久,但满目琳琅的书籍却完整如故。
  客途举高火把,一排排打量着书目,不禁喷舌连连:“若能看完这屋子的书,就算没有才高八斗,至少也学富五本。”
  “你们快过来!”小桂在书桌那头叫道:“看我找到什么了!”
  客途和小千闻声挤了过去,就着火光,看见桌上犹自摊展着一卷作画用的细棉纸,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工整小楷。
  棉纸因为时日已久,早已泛黄,纸面上厚厚的积尘令字迹看不真确。
  小桂半蹲下身,头与桌面打高,轻轻的朝棉纸上吹了口气,将纸面上灰尘吹开,但见工整的蝇头小字写到:
  “吾殷氏一门,自宋朝蒙太祖思宠列班朝廷之日起,殷家弟子为官,无不时时以民为重,肃己厚民,虽不敢言有功于神稷,但求无过于百姓。后因异族入主中原,吾族不屑伺外姓一廷上,是乃迁居此地,隐仁为商,却仍不忘书香传家,忠祥忠信,遂蒙天佑,渐发为旺族,更蒙地方父老括爱,将原名安学之小村,改称段家汇,以纪念殷氏祖上对此地之贡献。
  如此,殷氏一族历经元、明二朝,虽逢时代动荡、乱民四起,吾族尚堪无忧,得已一脉相传,至士民是第十四代孙。今未知吾族何处有亏,获罪于天,免于短短数月,族人相继暴毙,死之离奇,致今镇中居民视吾族宛若瘟疫,无人肯为族人发葬稍尽绵力。而今族百余口人停枢后厢,无法入土,如何得令死者安之?
  眼见父老叔伯魂归渺渺,士民问竟无力使之入土为安,身为子侄,何等痛心,呜呼悲矣!
  细思吾殷氏一族之巨变,乃自数月之前,一名自称灵明子之道士来宅,向先父进言,谓殷家宅园之内,有一阴脉所代结穴之地,仙蕴奇宝凝形在即,若建一八卦聚气灵井,助此异宝成形,非仅吾段氏一族富贵发达,更有利本镇之荣繁昌旺。先父虽不计末族之富贵,却既有利此镇数百居民,遂答应于内宅结穴伏处,由灵明子监工凿建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