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纯阳卷 第七章 偷天换日(第4/9页)



伯颜见他竟会收剑,一时好不诧异,但梁萧越是如此,他越觉喜爱,微微一笑,高声道:“且慢!”梁萧闻声掉头,伯颜从手指上摘下一枚白玉扳指儿,递到他手里,道:“日后有事,可凭此来寻我。”梁萧撇嘴道:“我才没事寻你!”伯颜笑道:“那可未必,我虽不会告诉你家师何在。但儿子孝敬母亲,却是人之大伦,若我探知玉翎身在何方,告之于你,想也不违天理人情。”梁萧望着伯颜,将信将疑,终究接过扳指儿,揣入怀里,一言不发,与柳莺莺向东去了。

伯颜瞧着二人背影,寻思道:“此事错综繁复,再见师父,须得设法化解才好。但如何开口,却费思量。”饶是他才智过人,片刻间也想不出化解之法,无奈忖道:“当前之计,唯有想尽法儿,不让师父与这孩子会面。”当下翻身上马,率着一众亲军,投北去了。

梁萧走了一段路,在路边大石坐下,摸出那枚白玉扳指儿,作势欲扔,临出手时,又生犹豫,如此再三,终将扳指儿收回袖里,双手搂头,肩头阵阵发抖。

柳莺莺瞧了半晌,皱眉道:“既然不杀颜人白,眼下就别后悔。哼,就知道哭,不害臊么?”梁萧猛然省起,在她眼前哭泣,委实丢脸,胡乱抹了脸,闷闷不乐。柳莺莺叹了口气,傍他坐下。梁萧只觉她这么一坐,自己身心俱暖,便似天地间除了这个少女,再无依靠,想着想着,眼圈又自红了。柳莺莺没来由心头一酸,掏出手帕,给他拭泪,梁萧握住她的皓腕,嗄声道:“莺莺,我心里好乱。”柳莺莺道:“我都明白的。”梁萧摇头道:“你不明白。伯颜讲义气,不肯背叛萧千绝;我妈自也不会,我要杀萧千绝,她必定不许。”柳莺莺道:“怕什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想了想,又道,“你去见你妈,把我也带上,我说些中听的话儿,把她哄到别处,你趁机去杀萧千绝,好不好?”梁萧喜道:“这个调虎离山,却是妙计。”话出了口,又觉不妥,忙道,“不对,我妈知道我说她是虎,定会打我耳刮子,嗯,该叫先斩后奏才对。但我不知萧千绝在哪儿?怎么杀他?”

柳莺莺笑道:“这有什么难的,他既是天下有数的大高手,必然在乎脸面。待你武功有成,只须遍告天下,邀他出战,谅他不会不来。”梁萧思索一阵,叹道:“也没别的法子。”柳莺莺白他一眼,道:“你别欢喜得太早,凭你眼下武功,杀人不成,反倒送死。”梁萧脸一红,大声道:“武功差些,总能练好的。”柳莺莺笑道:“这话才对,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手托香腮,痴痴想了一阵,忽地抬起头,柔声说道,“小色鬼,咱们先去偷纯阳铁盒,若能打开铁盒,练成里面的武功,你报仇也多几分胜算!”梁萧却寻思道:“那铁盒或能治好晓霜的病,便不为我自己,也须得弄到手。”当下一口答应。

两人商量已定,启程前往雷公堡。柳莺莺既知晓梁萧身世,路上对他便有不同。但因两人同为少年心性,时有争吵,但柳莺莺每每发过脾气,又想起梁萧生世可怜,自己对他委实太凶,道歉那是万万不能的,别的时候,却又禁不住柔情缱绻,软语温存,对他尤其好些,是以二人一路走去,情意越浓,渐渐难解难分。

过了四五日,胭脂腿伤痊愈,两人合乘一骑,迤逦西行。这一日,将近江陵,两人来到一处集镇,人群中,遥见一根齐眉棒儿挑着面杏黄酒帜,随风招摇。二人入栈歇息。柳莺莺把缰绳交到伙计手里,说道:“牵到马厩,不许拴它,草料须燕麦五升、糯米半斗、甘草一合、米酒两斛,千万莫记错了。”那伙计口中唯唯,心中却犯嘀咕:“什么话,一头畜生,吃得比人还精细?转过身,我马虎一些,谅她也瞧不出来。”柳莺莺瞧破他的心思,笑道:“别怪我没提点你,它吃得不中意,蹶子踹你,可不关我事。”伙计听她如此一说,又见胭脂剽悍,顿时心头打鼓,将信将疑,牵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