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雪焚城 第4章

顾小闲在淮安的园子叫闲园。

闲园的主子热爱烧钱,一年到头难得闲停,除了元夕夜。

小闲坚持守岁得与家人一起,早早把所有仆役打发回乡,偌大的闲园只剩她和里亚两人,外加一头能吃能睡的宠物山药。幸好里亚的巧手对比天南海北的名厨也不遑多让,对付顿年夜饭绰绰有余。

只是气氛上难免显得孤清。

她曾经也将守岁看得很隆重,在八岁之前。

每逢元夕夜,如果幸运地没有发烧,就可以和家人一起坐在饭桌上,穿那件最喜欢的红缎棉袄,肩袖滚了雪白的狐毛,鼓鼓囊囊,像只塞满压岁钱的小红包。淮安顾氏家大业大,年夜饭要摆十好几桌。她吃不了任何一道荤腥菜品,却报得上每一道菜名,金齑玉脍,秋风鳗鲞,飞鸾十二香……一概锦绣而又拗口,很难根据名字想象菜的味道,但她光用眼睛看便觉得满足,一边用力吸气,一边吃着哥哥喂给她的白粥。头顶上各色宫灯旋转,洒下鲜艳斑驳的光影,混了热汤菜的蒸汽,竟有种春暖花开的错觉,仿佛所有病痛都在一夜之间好清了。

八岁之后,她到了天罗山堂,病痛倒是渐渐好清了,却再也不能穿得像个红包,靠在哥哥怀里喝粥守夜。

从那以后,她对元夕夜的热情便淡了下去。

寒风习习,天启城的元夕夜也是孤清的。山药打着盹,里亚也打着盹。菜已凉了,酒还温热。小闲与舒夜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瞄到窗外一抹亮色,想起今夜有天象奇观,便扒着窗台往外张望。

天心一弯极细的上弦月,疏朗清致,像是东陆女子时行的罥烟眉。

元夕之夜本不该有月,玄谷极盛,周天尽黑,直到黎明时分才能看见青色的岁正之星,春天便从岁正升起的方向重临人间。但由于古算法的误差,每隔千年会在元夕夜出现“岁正凌月”的奇景,便在今夜。

“我说,出去看看热闹吧。”

小闲竖起耳朵,天是黑天,远方高墙外却隐隐有人语和微光流动。

“岁正之星在元日拂晓穿过千年一现的弦月,是爱情和命运一同的好兆头,求仁得仁,求福得福,求妞得妞啊……走不走?”

无人应答。

小闲转头,发现舒夜竟秒睡了过去,不由心头大痒,清脆一巴掌就要拍上他的脸——凶名在外的玄鞘鬼,近身都不容易,能打到耳光是多么的荣耀的事——却在半道放弃了这个念头。

舒夜在笑。

当然,平时他也常笑,开心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随时随地咧着嘴。在小闲看来,这笑脸只是一种习惯,就像越州的商贩,没事爱在嘴里嚼颗槟榔。槟榔这种东西吃多了会把牙齿染黑,笑起来不太好看,至于不想笑的时候还要强迫自己笑,那可比吃了槟榔的笑更加有碍观瞻。

可是这一次,舒夜笑得发自肺腑,令她不由好奇他做了什么好梦,又好奇这么个笑着流口水的人,怎可能是三公子最得力的杀将……但她到底没忍心把他拍醒,只是关上窗,往壁炉添些炭,自己悄悄掩门出去了。

难得做了好梦,且让他多笑会儿吧。

远处微光荡漾,仿佛黑夜海上的渔火。小闲循光前行,如同不经世的鲛人从深海扶摇而上,渐渐听到尘世喧杂,心也跳得热烈起来。

她停步在一片煌煌灯火中,有些疑心新立的皇帝为了收买人情,将要从城头大撒新年利是——顺着皇城根一溜朱墙,摩肩擦踵挤满了人,沿途随处可见落单的鞋履,失散的冠帽。好奇心被勾起,她摇头摆尾,奋力游过人群。

结果竟是在放河灯。

“姑娘,上元未到,怎么就开始放灯?”

水边的姑娘捧着一朵花灯,映得掌心酥红,抬头看见问话的俊俏少年,脸也变作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