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经常有人问我,是什么让我下定决心记录下自己的回忆,也有很多人想了解我写下这本回忆录的前因后果——换言之,就是促成手稿诞生的那起事件的细节与背景,以及引发该事件的契机。过去的我给出过不少错误的解释,也撒了不少谎,但现在的我只想诉说真相。因为我的头发已花白稀疏,而我深知:真相好比珍贵的谷粒,谎言则是无用的糟糠。

真相其实是这样:引发那起事件、进而促使我开始创作的契机,完全出于一个巧合——在我和同伴从莱里亚军营偷出来的东西里,恰好有一支笔和一堆纸。这事发生在……

——《诗歌的半世纪》 丹德里恩著

……这事发生在九月的第五天,新月之夜的次日。从离开布洛克莱昂森林算起,这也是我们远征的第三十天。“大桥之战”后的第六日。

亲爱的未来的看官们,现在我要稍微回溯一点时间,讲述一下那场光荣而重要的“大桥之战”落幕后发生的事。但首先,我还是先讲讲“大桥之战”好了,毕竟还有些看官对此一无所知呢——不知道他们是对别的事情更感兴趣呢,还是单纯地对时事漠不关心。这场战斗发生在大战期间,时间是八月的最后一日,地点是在安格林一条连接雅鲁加河两岸、位于“红码头”要塞附近的大桥上。这场武装冲突涉及到如下势力:尼弗迦德军、米薇女王率领的莱里亚军团,以及我们这奇妙的一行人——本文的作者,也就是鄙人;猎魔人杰洛特;吸血鬼爱米尔·雷吉斯·洛霍雷克·塔吉夫-哥德弗洛伊;弓箭手玛利亚·巴林,又名米尔瓦;卡西尔·莫瓦·迪弗林·爱普·契拉克,一个紧张兮兮的尼弗迦德人,爱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斤斤计较,比如他总说自己不是尼弗迦德人。

诸位看官,或许你们还不清楚,那位莱里亚女王是怎么起死回生,还跑到安格林来的呢?你们知道,尼弗迦德人于七月攻入莱里亚、利维亚和亚甸,使得这些王国向尼弗迦德帝国彻底臣服,国土也被帝国军队占领。大家都以为,在此期间,米薇女王陛下与手下的士兵一起战死沙场了。但事实上,米薇女王并未遇害,也没被尼弗迦德人俘虏。她重整旗鼓,召集了莱里亚军中的残兵败将,并尽可能地继续招兵买马,甚至将佣兵和强盗也都纳入麾下。随后,勇敢的女王陛下对尼弗迦德帝国发起了游击战,而蛮荒的安格林正是打游击的理想战场——安格林树木繁茂,无论设伏杀敌还是隐身遁藏,无所不在的丛林都能为你提供保障。当然了,除了丛林,安格林本身也没什么优点了。

米薇被部下们称为“白女王”,她的兵力迅速扩张。英勇无畏的士兵们渡过雅鲁加河左岸,深入敌后,安营扎寨,肆无忌惮地骚扰敌军。

好吧,现在让我们说回正题,也就是精彩的“大桥之战”。最初的战略形势是这样:米薇女王的部队在雅鲁加河左岸驻扎了一段时间,准备逃到右岸但他们却在桥上与一支尼弗迦德军狭路相逢,后者恰好打算从雅鲁加河右岸逃回左岸去。我们在上述情况下出现在双方人马之间,也就是说,我们位于雅鲁加河正中央,被两支武装部队左右夹击。虽然我们无路可退,但也因此成了荣耀加身的英雄。这场战斗的胜利者是莱里亚人,因为他们达成了战略目标,成功地撤回到右岸。尼弗迦德人则被打散,不知所踪,因此是绝对的输家。我知道这些描述会让有些人摸不着头脑,但我保证在本书出版之前,会找位军事理论家咨询一番。至于眼下,我只能采纳一行人中唯一的军人,卡西尔·爱普·契拉克的意见。他说了:依据普遍的军事准则,迅速撤离战场的一方便可以声称赢得了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