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 狂热之日(第4/17页)

真的很强韧。他应该经常锻炼身体吧。

参赛者的背挺得直直的。

他应该也是在美国的音乐学院学习的吧。

留学曾经是明石憧憬的事。但是他感觉以自己的实力,就算去留学恐怕也跟不上。

不过到了现在也无所谓了,他觉得。就算不去西洋音乐的主场欧洲,去其他的国家学习,也能够得到其他收获。

明石在参加比赛之前憧憬的“生活者的音乐”,已经具备了能够自然产生的环境。

没有出过日本,一边在公司工作,一边参加音乐比赛,他的音乐却意外地获得了赞赏。也就是说,生活者的音乐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这种模糊的预感,到了比赛的尾声,已经在明石的心中成形了。

激烈的乐章,带着管弦乐团一起奔腾。

就像闪闪发光的宏伟寺院。拉赫玛尼诺夫。

跟起承转合完美的《第一协奏曲》《第二协奏曲》比起来,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协奏曲》,多少有一些冗长无趣的感觉。

现在想想,在《第二协奏曲》受到狂热的欢迎之后,恐怕所有人都产生了“我想要更多这样的感觉”的愿望。

也就是说,他们的要求是“从头精彩到尾”的曲子。

在日本的歌谣曲中,某首曲子大热之后,就会出现创作相似品位曲子的要求。或是抽取大热曲中的精彩部分,在下一首曲子中重复使用,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出现。

当时应该也是类似的情况。拉赫玛尼诺夫自己决定创作“一首到处都是亮点,无论取出哪一段都很棒,会成为演奏中的最大看点的华丽协奏曲”,也并非难以想象。不管怎么说,他自己本身就是超人气的钢琴家,他也希望在演奏会中有撒手锏。

所以听《第三协奏曲》,会有一些冗长无趣的感觉。亮点就像短片一样一个接一个,弹来弹去都是高潮。不像《第一协奏曲》和《第二协奏曲》那样,一点点上升,慢慢到达高潮,所以让人有一种冗长的感觉。

所以,弹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协奏曲》,需要极度冷静的头脑。在曲子本身煽情的部分,如果演奏者太过投入,忘记了自我,就会变得空有激情,失去感染力。

这一点,参赛者似乎也非常清楚。

他本身带有神秘冷酷的气质,很好地驾驭了容易变得轻飘飘的拉赫玛尼诺夫,将曲子的华丽感保持在低位。

就算如此,这首曲子也真是精彩。

明石一脸惊讶地看着舞台上镇定自若地秀出顶级技巧的演奏者。

第一次读拉赫玛尼诺夫的谱子,记得当时自己的感觉是,这种谱子到底怎么弹出来?音符多得令人吃惊,乐谱上几乎都写不下了。两只手都弹不过来的和音,乐谱上一片漆黑。

明石曾经试着弹奏浪漫的《第二协奏曲》,但似乎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当时自己的技术虽然不够纯熟,但也相当可以了。光是处理部分细节,就花去了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根本没有力气将整首曲子弹完。

现在坐在舞台上的参赛者,不知道花了几千个小时,不,也许是几万个小时来练习,才能坐在那里。明石感慨万千,对这个人产生了同志般的感情。

不光是参赛者。

他身后管弦乐团的团员,还有指挥,也都从小就花了令人吃惊的大量时间去练习。一直在追求着这样的最高瞬间。

真了不起。

明石这样想。

漫长的岁月。热情奇迹般地融合在一起,这就是自己现在看到的瞬间。

有这么多人赌上自己的生涯,相信音乐的价值,弹出了这样的音乐。

他忽然感到有些可怕。

所谓音乐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职业?这是一件怎样的工作啊?

说是职业算是美言了。其实是孽债,生命的孽债。很难填饱肚子,也不能永存于世。为这些花上自己的整个人生,只能说是孽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