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高平陵(1)(第4/4页)

人马一分,桓行简一骑当先身后死士如潮水般涌进,禁军手无兵器,且在混沌之中,不明就里被迫反抗,一时间,雪龙般的长矛腾挪四起,

铮铮作响,嵌入骨架的声音淹没在哀嚎之中。

桓行简手中宝剑挥得干净利落,每一击,都极狠极重,直杀的剑身裹血愈发粘稠得发了钝,他随手捞过一人,在其身上蹭了两蹭,踩过尸身,手中光华一闪,再次入阵。

杀伐声把整座宫阙震得乱摇一般,雨不停,雾毛毛地把眼睫湿润,眉目如画,江山也如画。桓行简在渐渐沉寂下来的御道上行走,宝剑收鞘,把郭建喊来,睫毛上血珠微颤:

“你们一道去请太后懿旨。”

郭建早杀的浑身直抖,他并不愿意挥刀屠戮昔日同僚,年轻人心头悲凉而冷漠,低眉领命,跟桓行懋略作整顿带领人马朝永宁宫去了。

五道重门,一地叠尸,横七竖八地铺盖在一线线洇红之上。寒食春凄,杀气尤壮,司徒太仆两人随后按事先计划分别假节行事,领大将军中领军两营。此时,中外隔绝,外军无从得知内情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坐观成败,桓行简虎口微酸,朝太极殿方向望了一望,转身对叔父道:

“天子在刘融手中,是为大患。”

他父子仰仗不过手中微乎其微的禁军和死士,其余人,不过以增威重。桓旻目光扫过他手上污血,摇摇头,说道:

“我知道你在担忧,子元,太傅既敢如此行事,一在你,一在你的父亲对人心向来脉号得准,你还年轻,有的去学。”

桓行简无声颔首,转头吩咐石苞,命宫人过来清扫地面。身后,一匹骏马载着桓睦贴身侍从飞驰而至,下马回道:

“太傅已得郎君消息,此刻同太尉两人正商议出城,勒兵洛水浮桥,以待刘融。还有一事,方才,大司农高元则趁乱骗过守城出城逃了!”

有那么一瞬,霜雪侵身,桓行简当即明白高元则定是携大司农印逃去了高平陵。粮印在手,洛阳周边尽是屯兵,刘融又可打天子旗号……桓行简面色不佳,望了望叔父:

“智囊出逃,高元则这个人是极聪明的,太傅本欲事成请他来行中领军事。”

“不,”桓旻目光一凝,“大将军动辄前呼后拥兄弟出城,高元则不是没有相劝过,若是肯听忠言,也不至于今日局面。”

桓行简眸光轻转似在沉思,忽的,余光锐利一闪,脚尖挑起地上一柄□□,一把攥住,脱手朝没死透意欲偷袭的卫兵身上扎去,将其戳透,方定在这人脸上,晃了一晃,徒留红缨在春雨中淋得颓唐。

忙有几名死士扑上来,一一检巡,桓行简刚一抹眼睫上混的雨水血水,从御道上飞奔回来一人,气喘吁吁告诉他:

“太后不愿发诏,要见太傅,如若太傅不便前来,中护军去也可。”

这个时候,那女人……桓行简嘴角微翘噙着丝轻蔑,面对寒光兵刃,太后竟有这般定力想讨价还价什么呢?他知道自己现在这个时候,不能得罪她,她还有用,有大用,于是薄唇轻启:“好,我这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