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旭日如血 第三十三章 箭在弦上(第3/11页)

曹闻道忽地跳了起来,叫道:“统制你这是什么话,我老曹可不是这种背后捅刀子的人。要告发,我曹闻道的名字绝不签上去。”

我看见钱文义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心知他定然又想到当初之事。曹闻道对钱文义一直很看不起,这番话说出来,钱文义会觉得在讽刺他。我忙道:“这不是落井下石。如果连你们都走了,地军团的五万弟兄只怕也要散了。为了地军团,你们仍然要留下来。背黑锅的事,有我一个人承担就行了,你们不值得为此牺牲。何况——”我笑了笑,心里多少有些苦涩,“我多少有些功劳,而且此事若成,定不会判死罪。如果让我解甲归田,整天吃喝玩乐,倒也得其所哉。”

他们都没再说什么。即使与共和军联手灭了蛇人,但完全与文侯计划背道而驰,肯定要有一个人来承担事后的责任的,而这个人非我莫属。即使曹闻道再义气,也不过无谓牺牲自己而已。

陈忠忽然道:“都督,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

曹闻道叹了口气,道:“除非大人……”

只有文侯不存在了,我才不至于落得这么个下场吧。曹闻道没说完,我也知道他的意思。但我不是文侯,搬掉文侯,自己取而代之的想法从来没有过。文侯纵然跋扈,但他的能力让我敬佩得五体投地,如果当初没有文侯,我即使有帝君支持,也根本无法与江妃与路翔势力抗衡,帝国恐怕早就分崩离析了。就算我代替了文侯,我也缺乏文侯的驭人之术,多半只会让国家徒增变乱。我道:“别的话都不由说了,此间也无外人,我只想让大家表明一下态度,究竟同不同意与共和军联手。”

这时杨易站了起来,道:“末将同意与共和军联手,但不愿在密报文侯的报告上署名,愿与都督共进退。”

杨易话不多,此时却出奇的坚决。曹闻道马上接口道:“我与杨兄的意思一般。”他对杨易一直心存芥蒂,现在杨易说得豪迈,他登时称兄道弟。

他们两人一表态,钱文义与陈忠同时站了起来,道:“我也如此,都督明察。”

现在没有表态的只有廉百策。廉百策这人心思细密,为人也很低调,从来不抢先,但也从来不落后,不知为什么,现在却似心事重重。我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尽量平静地道:“廉将军,你意下如何?”

廉百策抬起头,道:“我……”刚说出一个字,见别人都站了起来,忙不迭也站起来,道:“末将也是如此想的。不过此事还要从长计议为是。”

曹闻道哼了一声,道:“从长从长,现在非此即彼,哪由得你从长计议。”

廉百策似是没听到曹闻道的挖苦,仍是低低道:“楚将军,此事你不与邵将军商议么?沙吉罕监军那边又该如何应付?”

沙吉罕是文侯派来的监军,这事当然不能与他说。此次火军团派来三千人与地军团一起行动,只算是支偏师,领军还是那个甘隆,因为军衔低,所以也不必多虑。不过风军团是全军出动,风军团人员虽少,却也是四相军团之一,邵风观与我平级,照理不该瞒着他。我想了想,道:“还是等事情办成了再与邵将军说吧。至于监军么,廉兄以为如何?”

曹闻道舔了舔嘴唇,插嘴道:“这小子不会和我们一条心的,不如借机做了他!反正小王子也在,我们……”

我淡淡一笑。帝君不惜瞒着安乐王让小王子到前线来,打的正是这个主意,曹闻道倒是一语说破。我怕他说得太多,忙道:“这事观其行,再作定夺也不迟。”

这时廉百策压低了声音,道:“曹将军,有件事不知你想过没有,与共和军联手的确事半功倍,但一旦大功告成,他们反戈一击,又该如何?”

我的心里猛地一震。现在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与共和军联手,虽然也担心共和军会不会有反复,但一直未能虑及此事。的确,现在我们也不能全部依靠共和军补充给养。否则真像廉百策说的,万一共和军在事成之后对我们下手,就算不正面攻击,只消截断补给,那我们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唯有冒死突围一途了。真这样的话,损失不见得会比独力攻击伏羲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