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天崩地裂 第三十九章 众志成城(第4/9页)

蒲安礼现在与我平级,仍然只是下将军,要一下就袭封武侯,只怕自觉难以服众,所以他更怕别人说他是靠关系才到这个位置的。这时我突然对蒲安礼也起了一丝同情,觉得他并没有我以前想得那样。我虽然和蒲安礼一向不睦,但也不得不承认蒲安礼的确算得上是个勇将,在前锋营时他就是每战必定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可能他觉得自己身为官宦子弟,绝不能在我们这些平民出身的同僚面前丢脸吧。他在前锋营时,也的确并没有倚仗家势冒领军功,虽然我与他不睦,但对他坐上现在这位子仍是心服口服的。但白少武方才这话却已有讥笑之意,以蒲安礼这等性格,哪里受得了。只是,这白少武比蒲安礼军衔为低,他倒也算是出言无忌了。

这时我脑中突然灵光一闪,登时雪亮。这一定又是文侯的一石二鸟之计了,蒲安礼的父亲蒲峙位居工部尚书,刑、兵、户、工四部尚书中,权势最大的兵部尚书路翔是二太子一党,户部尚书邢历虽然没有明摆着和二太子一路,但他的儿子邢铁风则与二太子十分接近,或明或暗,邢历多半也要属于二太子一方了。剩下的刑部尚书卫宗政铁面无私,不阿附任何人,就只有一个工部尚书蒲峙还不曾明确态度。文侯自然在四部尚书之上,但如果四部尚书连为一体,那他们的势力就足可与文侯抗衡。文侯让蒲峙的爱子打头阵,只怕是因为蒲峙已经有倒向二太子一方的意思,而蒲安礼已经定下来马上袭武侯之爵,到时有一侯三尚书之尊,文侯就一下显得势单力孤了。这次文侯让蒲安礼打头阵,如是蒲安礼安然归来,文侯可以大送人情,重新将蒲峙拉回来。如果蒲安礼战死,这个还不曾着实的“武侯”落空,文侯最担心的一侯三尚书联手之局便不会出现,大不了只有一个蒲峙死心投向二太子,那也最多是个与文侯抗衡的局面。

文侯实在是深谋远虑。他一直没分派蒲安礼任务,到了这时,帐中没接令的将官中,便以蒲安礼官职最大,坐得也最靠前,这个白少武只怕也是文侯安排的,此举分明是要蒲安礼去送死,但蒲安礼已入文侯算计而不自知,不要说是他,我们边上看的人也觉得蒲安礼一直在自告奋勇。

文侯道:“两位将军,请不必动怒。以武艺而论,两位各有千秋,但蒲将军当日敢直面蛇人来使而不堕军威,实是我军万中无一的勇将。只是,蒲将军确是……”

我暗自失笑,心想以蒲安礼这等有勇无谋的将领,文侯要算计他,实在是不在话下。以蒲安礼的性格,不可能再打退堂鼓的,而文侯还要再烧一把火。果然,蒲安礼抬起头道:“大人,国若亡,家何在?多少将士浴血奋战,蒲安礼一介武夫,岂敢畏刀避剑,请大人务必将此令给我。”

虽然我有些想笑蒲安礼,但他这两句话铿锵有力,我也不禁有些感动。蒲安礼以前与我当百夫长时,还是个粗鲁不文的人,整天三字经不离口,成了下将军后,居然也出言大有威仪。

文侯又想了想,大声道:“壮哉,唐侯在天有灵,定会为有蒲将军这等半子而骄傲。蒲将军,接令!”

蒲安礼脸上一喜,道:“末将听令!”

“此战蒲将军领本部五千人为首攻,不在一鼓而胜,而在打掉蛇人锐气。此战胜负,都在将军身上了。”

蒲安礼接过将令,大声道:“末将得令。”

他站起来时,帐中暴雷也似喝了一声彩。蒲安礼的豪言壮语,让所有人心头都是一热。蒲安礼这等重臣之子都毫不退缩,别人还有什么可说的?所有人的情绪就像一堆火,又被浇上一桶油,直待冲天而起,熊熊燃烧。

回到前锋营,曹闻道仍在指挥巨斧武士练习。因为有五十个力士是新来的,尚不能走八阵图,因此曹闻道将巨斧武士安排在当中,以八阵图将蛇人分隔开,卷到中央后再由巨斧武士砍死。这等战法其实也是孤注一掷的打法,但我相信,有这一支精兵,就算蛇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强攻上来,我们也定能达到一个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