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风雷激荡 第二十六章 国之重宝(第2/10页)

文侯道:“我手下有水、火二将,楚将军你姓氏里有两个木,水生木,木生火,正是天造地设的第三员将领,哈哈,你要努力啊。”

他说得很轻松,但却不啻一个闷雷。文侯手下,明明是水、火、风三将,他为什么要说只有两个?难道……我不敢再往下想。其实不用想也知道,东平城城破是必然的事,只是既要保存实力,又不能让人觉得是畏战逃跑,最好的办法就是牺牲一个人了。邵风观当初被派到东平城去,那就已经有牺牲的意思在。如果那次二太子在战役中,一定就拿邵风观来顶罪了。

这一次文侯可以牺牲邵风观,以后如果有用,他难道不会牺牲我吗?

离开文侯府时,我已是心神不定。文侯同意让平民转移,那已经是从善如流了。如果我处于他的地位,恐怕也不会同意让东平的重兵不战而退。可是,甄以宁现在也在东平城里,文侯不让撤军,难道是要让甄以宁也死在城里吗?

我叹了口气。听文侯的意思,已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了,我多操这份心做什么。回到住处,我点了蜡烛,恶补一下那部《雷霆弩详解》。把第一章细细读完,人也累得很,又在床上打了一会儿坐才睡着。不知为什么,在坐笼里打坐,身体里有一种真气流动的感觉,现在却很少能感觉到。有时真的怀疑那天晚上突然用出的摄心术只是自己在做梦。但是薛文亦明明也说过,陈忠和他商议过,他也给了陈忠一个传声筒,说明那事并不错,如果那个小方没有中我的摄心术,卫宗政一定不会如此轻易就把我放出来,只怕会横生枝节。

想来想去也想不通。接连两天,我都在研读那本《雷霆弩详解》,累了便打个坐。第三天上完课,刚回到住处,军校杂役送来了一个用粗布包着的小包。我见上面的字是薛文亦的手迹,知道那必是我请他做的手弩,马上拆开了。里面确是一把手弩,还有一个木盒。圆柱形弩身是铁木雕成的,但弩弓却是钢制。我拿起来看了看,这手弩做得极为精致,每个部件都淬过火,沉甸甸地压手。这个粗布包里面还写着字,是薛文亦的信,他跟我说我要的手弩因为威力较大,射程可达四十步,在二十步内足以射穿铁甲,用木头做强度不够,因此重要部件都是他请金府用精钢做的。

我掂了掂,这手弩虽然稍重了一点,但我单手仍然可以运用自如。薛文亦只给了我六支箭。因为手弩比一般的弓要小好多,箭也短,做得很精致,所以箭需特制,全都由钢铸成,连尾羽也是钢片制的,如果箭射完了,手弩就没了用处。世上事,真像薛文亦说的,十之八九都有不如意吧。

我拿到这弩,就忍不住想要试试。弩身后有三个插孔,正好可以把箭插进去,我把箭装好,对准了十余步外的一棵树,一扣扳机,“啪”一声,一支箭电射而出,射在树上。插入得极深,只露出箭羽在外。我吃了一惊,连忙过去看了看,这箭没入太深,我用尽力气才算拔出来。

这手弩的威力实在令人吃惊。薛文亦设计也很精巧,平常因为弦并不上紧的,因此插在身边也不会误发,而射出一箭后,装箭的弩身自动左转三分之一圈,另一个装着箭的箭孔便转过来,只消再扳一下扳机便能发箭。如果左手与右手配合得好,一手装箭一手发射,就可以接连不断地射出去。在马上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单兵作战,或者偷袭时,却是件极好的武器。还有就是——刺杀。

想到这儿,我不由笑了起来。难道我真的想当个刺客吗?现在我虽然还在军校当教官,却已无军职。大概,我也只能当刺客了吧。

握着手弩站在门前,突然感到了一阵心酸。想起小时候曾经有过的志向,现在都已经变得那么可笑。我怅然地望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