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猛志常在(第3/7页)

那一瞬间,他看见天地皆赤,火焰如荼,茫茫碧野,尽化焦土。看见他的鲜血冲天长喷,宛如彗星横贯碧虚,又象一道赤红匹练,凝结在无边无垠的万里长天,猎猎招展。

他看见碧浪起伏,小舟跌宕,海鸥在蓝天下回翔。他躺在晏紫苏的腿上,就象一个婴儿蜷曲在母亲的怀抱。

他看见狂风鼓卷,她的长发飘舞飞扬,阳光照着她晕红的俏脸,她低下头,抚摩着他的脸颊,嫣然一笑:“呆子,等有一天打完了仗,我们就乘着小船,随风四处漂荡,到一个最远、最远的海岛,盖一间木屋,生一群孩子,你去打渔,我来结网。好不好?”

他悲喜交涌,想要点头应答,眼前却突然炽白一片,万物俱消。

※※※

大荒597年三月,女魃化鹏,天下大旱。黄帝杀蚩尤、夸父于涿鹿之野。蚩尤余魄化如赤气芒旗,数月不散,夜穹绛红如火,星月为之黯然。大荒故有谚:“蚩尤战旗出,日月尽失光。旱魃女神哭,天地皆无常。”

此后六年,赤水北岸龟裂万里,寸草不生,惟有每年三月,两岸开遍青萼红花,灼灼连天,相传为蚩尤鲜血所化。

轩辕六年三月,黄帝登轩辕台封禅,大赦天下,封蚩尤为战神。当夜冀州突降暴雨,赤水河决,一夜之间,万里碧草遍生,繁花似锦,数十万蝴蝶沿赤水河岸翩翩盘旋。

从此之后,赤水两岸四季如春,天下再无蚩尤花。

※※※

狂风鼓舞,檐铃摇荡。窗外天蓝如海,雪鹫盘旋,崔巍连绵的雪山中,隐隐约约传来初融的冰川隆隆轰鸣。

玉螺宫中焚香袅袅,在阳光斜照下,时而青紫,时而赤碧,幻丽不定。黄姖、蓐收等人屏息敛神地立于殿内,一言不发。

纤纤坐于上方龙床上,屏风迤逦半隔,珠帘摇曳,瞧不清她的脸颜。过了半晌,才听见她淡淡道:“黑帝遣来的密使,列位神上觉得可信么?”

黄姖徐徐道:“天吴这几年来挟帝矫旨,独断跋扈,大肆排斥异己,动辄治以谋叛之罪,北海人人自危。长老会也罢,众贵侯也罢,想必都已心怀怨恨,伺机而动。当今黑帝与拓拔龙神原系一家,又曾为他所救,情谊自非同一般,眼下又正值天吴、龙神生死决战,正是转戈相向,一举剪灭水伯的良机。依臣之见,那密使所说当非虚言。”

蓐收沉声道:“水伯爪牙众多,对黑帝控制甚严,又岂会让她在眼皮底下派出密使,与我族相通?以他深狡多诈的性子,我看此次多半是诈和之计,想要引诱我军入其埋伏。”

黑木铜沉吟道:“龙牙侯谦和寡欲,无甚野心,在北海素来颇有人望,也是当今水族能与天吴分庭抗礼的寥寥几人之一。他这半年来悄然游历北海,说服水族贵侯对抗水伯,尚无多少成效,更毋论……”

摇了摇头,叹道:“更毋论黑帝无根无基,形同傀儡,毫无半点实权。即便她真有扳倒天吴之意,那些水族将领又岂会听从?”

黄姖道:“圣女明鉴,水族当下将领中,依附天吴的诚然居多,但眼下封守符禺山的童将军,当年曾被龙牙侯所救,对水伯亦暗藏不满,否则前几日的大战,也不会故意网开一面,任我们从南突围了。只要他肯奉黑帝密旨,转戈支持我军,必可以打帝鸿、天吴一个措手不及。”

众长老轻声议论,点头者有之,摇头者亦有之,争执不下,终究还是质疑黑帝密使的人占了多数,不愿冒此奇险。

纤纤也不明确回答,淡淡道:“金门神上,陛下的东夷军现已到达何处?”

黄姖道:“据凌晨青鸟来信,陛下已过南海汤山,后日晌午前当可进入南荒,与炎帝军会师。”

殿上哗然。连日来少昊称病不出,众长老只道他故态复萌,耽于酒色,荒废了上朝;此刻闻言,才知道他竟是使了“瞒天过海”之计,御驾亲征,悄然率领东夷军,穿过寒荒,绕过南海,从背后攻打火族叛军与南荒九大蛮族。难怪英招、江疑近来也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