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集 双雄对决 第七章 大战序幕(第2/5页)

李清对紫川宁和侍卫们如是说。大家对她没说出口的言下之意心知肚明:“不能让远东军政府一枝独大,需要有其他势力来制衡来牵制远东。”

总督们有实力,但他们一盘散沙。紫川宁是能使他们凝聚的最好催化剂,人数一多,就能营造出声势和力量来,起码让世人看到,紫川家总长麾下并非只有远东的蛮荒兵。

怀着这样的想法,李清频频与总督们接触。每次有地方大员来拜访时,她总要出来以宁殿下代表的身份接见对方,亲切的抚慰和寒暄。而且她的身份也特殊,她不但是紫川家的皇家侍卫长,更是斯特林的遗孀,连紫川秀都要称她“嫂子”的人物,那些大小军头,不少是出自东南军门下,自然而然的对李清怀有几分敬意。

军头们失去了斯特林这个大靠山正在惶惶之下,此刻见有机会,无不感激涕零,纷纷宣誓立志要效忠总长殿下。各地总督、省长整日出入李清的住处,大伙聚在一起喝茶聊天,高谈阔论,时长日久,居然也凝聚了一个小势力圈。

李清的做法很快就传到了远东军高层耳中。统帅部的几位将领都很不高兴,杜亚风跑来找紫川秀,声称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讨逆军就有内讧之危。

“采取什么行动?是把宁殿下抓起来,还是把李清抓起来?”

“这个……”

“随她们去吧。李清,她只是想自保的安全感而已,并不是真要搞什么阴谋。”

“如果……”

“即使她真的要如何,看在斯特林的份上——我们这群大男人又能把她怎样呢?”

这时,紫川秀已顾不上李清捣鼓的小动作了。帝林的大军以洪水暴兽之姿猛扑而来,其先锋沙布罗先声夺人,一举击垮讨逆军两路兵马七名总督,天下震动。

远东统帅部得到情报,监察厅主力的进击分前后两路而进。帝林本人亲率铁血宪兵团的主力从达克——巴丹一线直扑奥斯,两天后,他麾下大将哥普拉则率领其余部队部队随之出发。据探子回报,出征的监察厅大军在道上延绵上百里,军容极其鼎盛。

“敌人主力预计将于后日抵达奥斯。”

被这些消息震动,远东统帅部彻夜忙碌,日夜不休。紫川秀、林冰等大员轮流坐镇统帅部指挥。随着监察厅的部队逐渐推进,意图也日见明显。

“敌人谋求与我军决战,以野战解决问题。”

敌军未到,紧张的高压气氛已经笼罩了远东统帅部,现在,统帅部迫切的需要一场大胜来挽回人心和士气,当晚,临战紧急会议一直开到了深夜。

一些参谋提出建议:沙布罗的突袭给了远东军重大的打击,但也给了远东方面制造了战机。四个师的叛军孤军深入沙岗,与后续部队脱节,可以在帝林主力抵达前,出动远东主力将其围歼。

也有参谋反对。他们担心盘踞在奥斯的今西前来增援沙布罗。一旦攻打沙岗的兵马不能速战速决,等帝林到来时,远东军就要面临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到时候的胜负就难说了。为妥当起见,远东军还是稳打稳扎,以逸待劳的等候帝林前来比较好。

双方争论持续到了深夜。最后,紫川秀插口问:“按照参谋部的估计,倘若两军真的在巴特利城下遭遇了,我军有多大胜算?”

这是个敏感而慎重的问题,紫川秀骤然问出,整个房间的空气都突然凝固了。良久,才有人答道:“大人这个问题,实在很让下官为难。临场作战牵涉太多因素,不单是双方的军力士气的较量。也有后勤补给粮草装备等因素,更有天气地理甚至外部政治事件等意外事件的掺杂,过程复杂到无法计算……”

“好,我不该这么问,就当是闲聊吧:你们觉得,这仗谁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