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扑朔迷离(第4/7页)

  陈靖仇道:“女娲石在南岭鬼窟,宇文拓已亲自去取了,只怕暂时没机会。但伏羲琴在河西,他只是派人去拿,我们还能抢在前面拿到手。”

  陈辅猛地站了起来,道:“既有下落,那还不快走?马上就出发!”

  陈靖仇见师父急成这样,心道:“师父您老看不惯玉儿姐姐,这急脾气其实跟她一般无二。”他道:“师父,您的身体撑得住吗?”

  陈辅双眉一竖,喝道:“你道师父是草扎的,泥捏的,这点都撑不住?事不宜迟,马上去河西!”

  虽然陈辅说他可以,但一路北上舟车劳顿,还是有点吃不消。前面坐船还好,等过了武关后弃舟登陆,陈辅就脸色苍白,发起烧来。亏得小雪一路端茶送水,小心服侍。陈靖仇知道师父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病,只是在伏魔洞里失去了一身功力,体质已虚,加上这般奔波劳碌,难以承受。拓跋玉儿倒是不计前嫌,见小雪辛苦,便也帮着她照顾陈辅。陈辅虽然满心不愿拓跋玉儿在跟前出现,但到了这时候也没别的办法,总算不对拓跋玉儿恶声恶气了。只是这般一耽搁,路上便又多走了好几天。

  这一天,大兴城已遥遥在望。陈靖仇雇了辆大车,师父和小雪、拓跋玉儿三人坐在车中,他坐在前面赶车的边上。那赶车的老汉倒是个健谈之人,一路和陈靖仇说说笑笑,见陈靖仇若有所思,笑道:“公子,您是头一回来大兴城吧?”

  陈靖仇道:“是啊。老丈,您常在这路上走?”

  老汉道:“我打小就赶车,都几十年了。唉,小时候这路可不好走,路不平不说,一路上老有剪径的强人,不过现在倒不用怕,这十几年天下太平,没出过什么事了。”

  天下人,盼望的总是“太平无事”四个字。陈靖仇想到师父总说要举兵起义,复兴大陈,但一旦起兵,这老汉想走这一趟太平路都不成了。想到这儿,陈靖仇就又是闷闷不乐,实在有点怀疑师父说的复兴大陈到底有什么意义。老汉却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前些年这条道上来往的人还多,这几年天下又不太平,过往的人越来越少,若不是正好碰上公子你们,老头子真不想干了。唉,赶车都快活不下去了。”

  虽然别处已烽烟渐起,但大兴一带仍太平无事,可是毕竟民生凋敝,这一路连人都碰不到几个。陈靖仇见都城附近都变得如此荒凉,更是感慨不已。这一天天色未暗,他们已抵达大兴城。

  小郡主说过独孤郡王府在大兴城西北方,大兴城是隋开皇二年始建,方方正正,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共一百零六坊,巍峨壮丽,不愧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名都,不要说小雪和拓跋玉儿,就算是陈辅,虽然对隋人恨之入骨,见到这座大城亦是颇为感慨。陈靖仇付了车钱,和师父一行又叫了辆车向西北而去,一路上见市面上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心想:“大兴真不愧是国都。”他也知道若是这句赞叹说出来,师父只怕会着恼,偷眼看了看,见陈辅若有所思,不知在想些什么。

  车子拐过十七八个弯,到了独孤郡王府。陈靖仇下了车,见府门紧闭,正待上前叫门,边上一扇小门“呀”一声开了,小郡主的贴身侍女单小小正迎出来。一见他们,单小小便眉开眼笑,上前招呼道:“陈公子,您总算来了。”

  虽然小郡主帮过不少忙,但拓跋玉儿对她一直不太看得惯,见单小小一副熟络的样子,她心里更不乐意,低低道:“好像一直等着一样。”小雪知道她心里又要别扭,微笑道:“玉儿姐姐,小郡主不是早就请我们过来吗?走吧。”

  单小小领着他们走进府中。在外面还看不出来,一进去,绕过一堵影壁,便见一个大院子。陈靖仇吃了一惊,道:“郡王府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