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还有眼前的苟且(第3/3页)

赵英专门干这种阴搓搓的事,他的反应更快些,并不过分。

“官家,这个吏官臣以为沉海算了,仅通敌一罪就够了。”范嵊无奈的说道。

他管的津口,结果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官家来了才出事。

赵桓点头,沉海还真是便宜这个软泥一样的吏官了。

胆大妄为,以权谋私。

这其实没什么,在赵桓带头搞仁政的大宋,顶多就是个五年流放,建设岭南。

岭南现在虽然还是有点穷乡僻壤的味道,但也算是四季如春的地方,顶得住蚊子,也算不错。

可是他后面给倭国和高丽输送人才之事,就构成了通敌之罪。

“那群工匠能召回吗?”赵桓异常头大的问道。

赵英低头小声说道:“高丽那些倒无所谓官家,现在魏承恩在高丽做提督,官家不是说辽东拿下之后,高丽就郡县吗?召回不召回其实无所谓。”

“倭国那部分很麻烦。”

赵桓嗤笑的说道:“给倭国崇德王送个国书去,把人给我要回来。他倭国要是不长眼色,朕这定远、木兰舟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倭国!反了他们了!”

赵英点头,他知道要做什么了。

“罗礼,你知道这个吏官的事吗?”赵桓看着这个老实巴交的罗礼,无奈的问道。

“臣不知情啊。”罗礼瘫在地上,嗷的一声,哭了起来。

这一嗓子把赵桓都哭懵了……

罗礼委屈,他为了皇帝巡视三天三夜没合眼,收拾的船坞里里外外干干净净。

结果呢?

赵桓看向了赵英,赵英点了点头说道:“罗礼是江南东路江宁府的罗家长子,罗家擅操练水师,从汉时候就时代经营船舶之事,总体来说,他应该看不上这不到百万贯的营生。”

赵英拿出了本札子,翻了翻给官家看了看罗礼的资料。

赵桓打开赵英的札子,罗礼和陈冲的定位很相近,都是家里派出来博取官位前途的人。

钱,有的是。

当初淮南陈家往平州运粮,就是用的罗家的船。

“朕当初就给了陈子美粮款,运费没算?”赵桓看到最后才发现,最后写着罗家没要运费,反而是将运费折成粮价,一并充当义粮送到了平州。

一千二百八十万贯的运费。

而这个吏官一年来搞人口买卖才挣了一百多万贯。

“别哭了,一个大男人嘤嘤妇人状,说出去让人笑话!”赵桓怒斥了一声,相比较陈冲,罗礼的胆子小了点。

“罗礼罚俸一年,范嵊罚俸半年,监管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