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选择(第2/3页)

赵桓看着极为认真的朱凤英,笑着将郓王府的杯子扣了起来,说道:“现在坐在你面前的是我,他已经死了。”

朱凤英轻笑着在赵桓脸上啄了一口,笑着说道:“官家听我说完啊。这就吃味了?人都没了。”

朱凤英将扣着的杯子反过来,说道:“官家说的对,他的确愚蠢。”

“这里还是郓王府,这里是汴京外城城墙,这里是距汴京外城墙,不足五里的黄河渡口,金兵当夜已经渡河,臣妾都知道汴京岌岌可危,但是他呢?”

“选择出城迎敌,我还敬他是条汉子,说不定鞍前马后,陪他去死。”

“可是他丝毫不顾及汴京城的安危,当时太上皇南幸,新帝登基,正是人心不稳的时候,他要是发动叛乱,那剩下的二十四个封王,还不得蠢蠢欲动?”

“即使官家都把金兵打跑了,八门进京都被李纲给收拾了,赵构不是照样该反还是反了?”

“他赵楷不管成功篡位还是失败,到最后终归还是要失败。当时朝中最得人心的是有勇有谋的赵构,赵楷此等无情无义的男子,臣妾劝过他,他不听。”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毫无大局,臣妾对其失望透顶,才离开了汴京。”

赵桓点头,他非常宠爱的揉了揉朱凤英的乱糟糟的头发,笑着说道:“昔居天上兮,珠宫玉阙,今居草莽兮,青衫泪湿。屈身辱志兮,恨难雪,归泉下兮,愁绝。”

“你写的吧,朕听说了。”

朱凤英点头,无奈的说道:“臣妾心中的那个人,是一个心中有济苍生之志的人,他显然不是。”

赵桓不再言语,让朱凤英快快吃饭。

郓王府到皇宫十里不到,到黄河渡口同样十里不到,相同的距离,赵楷的选择,让朱凤英失望。

朱凤英心满意足的拍了拍肚子,笑着说道:“臣妾吃饱了。”

赵桓架着又要亲自己的朱凤英,连连说道:“你别亲啊!满嘴都是油。”

朱凤英跟赵桓打闹了一下,抓着赵桓的空荡,在赵桓脸上印了个油印,才心满意足的回到寝内。

她挑着衣柜里的衣物,在思考穿什么出去合适。

赵桓歪着头看着朱凤英,这个女人是个聪明的女人。

赵楷,是她始终绕不开的芥蒂。

今天不说,两个人之间的芥蒂只会越来越深,到不可调和那一步,朱凤英就很难办了。

今天说开了此事,往后才不会误解。

显然朱凤英这番话并非今天临时起意,她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将早就准备好的一番话说出来。

等距之间的选择。

“这件大红色的衣物,好看吗?会不会太艳了些,可是臣妾喜欢红色,可是这个桃红色的颜色,又不适合我,这件殷红色的怎么样?太阴沉,不好。”朱凤英比划着几件衣物,一脸苦恼的问道。

挑选衣物是她的特长,但是现在她非常的焦虑。

赵桓看了看朱凤英手里的几件衣物,紧蹙着眉头问道:“大红色、桃红色、殷红色有什么区别吗?”

这不都是红色吗?

在一番准备之后,朱凤英穿上了昨晚那件大红色极为喜庆的长裙,跟着赵桓一起往船坞而去。

赵桓出行的是自己的大驾玉轳,而朱凤英出行的工具是云海玉箫辇。

可以躺到上面的大撵,纯白色的薄纱在顶上罩着,还有风铃挂在上面,一阵风吹来,薄纱摇曳,悦耳的铃声哗啦啦的响彻耳边。

抬辇的并不是壮汉,而是四个非常漂亮的女人,身着白纱,飘飘欲仙,脚程很快,跟着赵桓的车驾亦步亦趋。

赵桓听着朱凤英如同铜铃一样的笑声,摇头笑道:“到底还是个小丫头啊。”

赵英指着前面宽阔的海面笑着说道:“官家,船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