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3页)

“若是克烈部和金国真的结盟,我大宋的攻伐将会受挫。若是受我们控制的话,我们就可以想办法从中破坏金国与克烈的结盟。”

车辙正在缓缓的向着克烈部的方向行进,而此时的燕京城内,赵桓正在尽量理解着宇文虚中的逻辑。

“也就是说,我们要让金人的外交政策,陷入我们的掌握之中,化被动为主动吗?”赵桓点了点头,问道:“赵鼎那边战备准备如何?”

“朕的意思是,若是克烈部安耐不住对漠南四镇的渴望,真的进攻漠南,镇州和静边城能守得住吗?”

宇文虚中点了点头,说道:“臣和赵鼎赵相公去过信了,他说若是克烈部来袭,有信心守得住镇州和静边城。”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能够阻拦金人和克烈部的联袂,是最好不过的事,朕不想两线作战。”

“赵鼎那边的使者已经上路了吗?”

宇文虚中点了点头说道:“前几日已经出发了,会比金国的使节更早几天。”

赵桓点头说道:“如果能阻止就阻止,阻止不了,就准备迎战。”

“第一条策论朕理解了,那第二条呢?让黑水司的目光,投向辽国?”

宇文虚中笑道:“本来契丹人的勋贵,就对失去了过去尊贵的地位,肥美的草场和数不尽的特权,心生怨怼。而其中到底有谁在其中联袂造反,我们不清楚。”

“但是若是金国的黑水司在上京路挑唆,我们就很容易将他们从其中找了出来。”

“这样有利于上京路的稳定,清理他们之中心怀二志之人。”

赵桓稍微品味了一下,才明白了宇文虚中话里的意思,这是典型的钓鱼执法。

但是鱼饵,却是他们心中的欲望。

赵桓仔细琢磨了很久,宇文虚中和赵鼎商量过此事,经过了周密的安排,应该不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才对。

不就是钓鱼吗?就让他们钓!

宇文虚中点头说道:“其实官家这第三策,第三策才是问题的关键点。”

“其实臣想试探下金国的底线,试探完颜家有没有魄力。”

“但是通过送来的情报看,都到了这种局势下,他们依然没有考虑过,给金国的汉儿任何一丝一毫,爬到他们头上的机会。”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若是金人有胆,朕反而不担心了,若是给了汉儿土地,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那些金国的地主们,怎么可能就这样束手就擒呢?”

“那个夏佐和南钰应该没什么事吧。”

宇文虚中抬头看了一眼皇帝,没有说话,文德殿上出奇的沉默,他们都知道这是一趟九死一生。

“宇文相公,这是汴京过来的札子你看一眼。”赵桓让赵英送过去份札子,是关于前段时间,宇文虚中提出在《大宋律》中对私塾的规范的几条政论。

宇文虚中详细的看完之后,叹气的说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继续抱着这样的想法去治国,这国朝如何兴盛呢?”

这几道札子,主要内容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赵桓点头,宇文虚中说得对,其实朝堂的一些朝臣对赵桓实行的教改,依然持有不同的意见。

他们认为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

弱民论,这个该死的观点,依旧是朝堂大臣反对赵桓教改的重要理由。

可以让百信知道路怎么走,但是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何要这样走。而且百姓走的路,不可以让他们知道如何改变世界。

这就是朝臣们的想法,而且他们引经据典,利用孔子的话,来反对赵桓。

赵桓提笔龙飞凤舞的写了几个字,笑道:“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句读,就有不同的意译啊,宇文相公,你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