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宋之寿亭侯(第2/3页)

“当时袁绍遣大将颜良,攻打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派出了张辽和关羽为先锋。”

“颜良来势汹汹,连营百里,关羽策马杀颜良于万军从中!遂解了白马之围,随后被曹操封为了汉寿亭侯。”

“羽,世之虎将,莫能挡之!”

“这也是为何到现在关公已然民间成圣,但是武庙祠里前排里,依旧没有关公的原因。”

“不进主祭,配享,甚至没进武庙十哲之中,最后只进到了七十二将之中。”

武庙,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这段投降的事,终归是他关羽功业上的瑕疵。

王彦忽然想到了什么,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孟德说道:“曹操,字孟德啊。”

孟德连连摆手说道:“王将军莫要胡说呀,末将又不姓曹,末将姓孟,字德远。”

“不过,将军想做宋之寿亭侯?”孟德目光炯炯的看着王彦说道。

王彦点头,说道:“为了保住我大宋这近七万有余的大宋远征军,军卒之性命,委曲求全也好,以身饲虎也罢,先保住了军卒之性命,再保住兀惹人之性命。”

“最后官家打下了金国之地,再归宋即可。”

孟德看着王彦坚定的说道:“将军,关将军那是汉寿亭侯!而不是魏寿亭侯!”

“彼时曹尚未称王。不管是关羽在曹操手下,还是在刘备手下,都是汉之忠良!可与今日之情景大为不同!”

王彦看着孟德极为强烈的反对,说道:“若是这金国册封之事,乃是官家安排的呢?”

孟德脸色变了数变,大宋的皇帝这是看王彦不顺眼了吗?有必要这样至王彦于死地吗?

这要是还朝,王彦怎么能躲得过文官们的口诛笔伐?

不过他忽然想到官家那个仁善的性子,就是连连摇头。

当初王禀在临潢城陷入重围的时候,官家居然下了明旨,若是战时力有未逮,可投降的诏命。

这事可是官家的御用笔杆子李邦彦,整理朝堂文书传阅三军,弄的所有人都知道。

孟德自然也是知晓。

想来官家和王彦都是一个模样,都是想保住这五万河东义卒以及金地汉儿两万辅军罢了。

或多或少也有保住兀惹人和那乃人的丁点意思在内。

孟德想了想说道:“官家糊涂,将军可不能糊涂。”

“王禀将军为何将官家的诏书藏在怀里,谁都不给谁看?直到回京才原封不动的还给了官家?”

王彦一愣,说道:“为何?”

“王禀将军想的可是死后能进武庙啊!武庙人太多了,若功业有瑕,何谈武庙之位?不知将军想不想武庙之位?”孟德笑着问道。

“那谁不想要?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王彦笑道。他已经知道了孟德意思。

凭借着关羽建中二十四年的赫赫战绩,关羽弄个十哲本不成问题。

汉,建安二十四年,备汉中大捷,大败曹贼。

岁月,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兵锋令曹操不得已迁都,以避其锐。

何为世之虎将,莫能挡之!

这就是。

王彦终于陷入了一丝丝迷惑之中,说道:“可是现在该怎么办?明年开春之后,不管是河东义卒,还是金地的汉儿,或者说兀惹人,那乃人都不是合流后东西两朝的金国的对手啊。”

孟德忽然笑道:“不见得,孟德偶然间得十六个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王彦的眼神越来越亮的说道:“出自《湖南人军事文选》!那个作者是毛主席的兵书!我知道了!”

王彦大笑道:“这样一来这个死结就解开了!”

本来王彦这几天都有点想要接受官家的旨意了,委曲求全。

他也想保住大宋军卒,也想取得胜利,但是实在是力有未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