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2页)

靳木桐和潘志承查到这些之后,跟木器组、丝织品组的领导开会研究,决定再度启用宫外采买的方式,从老店居盛斋采购一批宫灯的吊穗。

由于宫灯一直是靳木桐和潘志承负责的,采购灯穗的事情也交给两人负责 ,陪同前往的还有丝织品组的一位同事。

三人来到了北京做宫灯做了一百多年的居盛斋。

这店铺位于大名鼎鼎的琉璃厂附近的一条小巷里,从外观看上去,十分不起眼。

据说这家店从嘉庆年间便开业,而当时的创始人世代都是做宫灯的,据说从明朝便开始传承,家族里历代也有不少人给清宫做宫灯,可谓是宫灯世家。

来到店里,这家居盛斋比靳木桐想象中要低调很多,店内到处挂着各式各样的宫灯,店主本人便在这宫灯的海洋中抬起头,招呼刚来的客人。

“哎,不好意思,我刚刚在忙着,招待不周啊。”

靳木桐拿出手机,翻出了几张宫灯的照片。

“老板,你这有没有这种宫灯的吊穗呢?”

老板戴上了老花眼镜,仔细的翻看照片。

“这些都是宫里的款式吧,你们是……故宫的?”老板抬头看向面前这个女孩。

靳木桐一愣:“老板,你怎么知道我们从故宫来的?”

老板笑了笑:“这也没什么,我们这家店别的啥都不错,只做宫灯,原先也是给宫里做的,给宫里的和给普通老百姓的款式有所不同,我自然就认得了。”

靳木桐有些兴趣了:“这是怎么回事?”

“你看看我店里这种宫灯,这就是宫里的款式,但是去掉上面两层宝顶。这样等级有别,也就能卖给老百姓了,后来一代代的传下来,我们接手以后自然也就遵循这些款式的规律。”

“原来是这样,那老板你给看看这吊穗吧。”

老板仔细看过以后说道:“这吊穗我们这有,不过没有现货,得定做才行。”

他说完,刚要把手机还给靳木桐,却看见了图片上的一个囍字。

他拿近了伸出手指放大照片仔细看这个囍。

“这个囍是在琉璃上雕刻出来再上色的,姑娘,如果我没认错的话,这应该是顺治年间的东西吧?”

这下,同去的三人都诧异了。

“老板,你怎么知道的呢?”